福鼎市检察院交出一份知识产权保护亮眼“答卷”

2025-03-03 10:06:23 来源: 福建法治报

“成绩单”里的“护新”故事

——福鼎市检察院交出一份知识产权保护亮眼“答卷”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3日讯 “公布结果啦,我们集体获评啦!”近日,福鼎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收获了一份特殊的“成绩单”——“2024年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福鼎市检察院第二检部立足产业发展布局,做优“知识产权检察+特色产业”,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福鼎”样板,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做出的不懈努力。

多维保护体系 擦亮金字招牌

福鼎白茶是福鼎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4年“福鼎白茶”获地理标志保护以来,市场价值不断提升,其在2020年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此外,福鼎白茶还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被授予“最具品牌发展力”称号,2024年品牌价值更是飙升至70.66亿元。

然而,随着“福鼎白茶”这一“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影响力与日俱增,外地茶青假冒“福鼎白茶”的现象屡禁不止。如何防止品牌滥用,保护好本土茶品牌,成了茶企、茶商急难愁盼的问题。

“茶品牌是否已经注册了商标?有没有发现被假冒商标的情况?”2024年4月23日,福鼎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吴华敏带领相关业务部门检察干警,深入溪镇乡村、茶企开展福鼎白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调研活动,收集茶企诉求,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感谢检察官主动上门问需问计,在检察机关的多方努力下,近几年福鼎白茶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出台的《涉‘福鼎白茶’假冒注册商标案件证据指引》,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定心丸。”福鼎白茶种植基地十三坪有机茶园相关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福鼎市检察院以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为抓手,联合福鼎市法院等12个部门印发《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司法保护协同中心的工作机制》健全涉茶纠纷协同调处机制。同时,制定《福鼎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白茶产业的意见》,加强涉福鼎白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并牵头福鼎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开展福鼎白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活动,多视角了解和收集“福鼎白茶”公共品牌和茶企品牌被侵权问题,研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助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

打击侵权犯罪 护企核心机密

2020年5月,宁德某高技术龙头企业A公司报案称,龙某等3人从该公司离职后,成立B公司,并招募从A公司离职的邹某。一年后,龙某等人引入资本成立C公司,相继成立的两家公司都利用邹某在A公司掌握的技术配方生产销售A公司同类产品,获取非法利益。

接到报案后,公安机关将此知识产权案件同步至检察机关。福鼎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多次实地走访调查涉案企业,经过对案件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和第三方机构数模分析,将上下游产销链条纳入侦查范围,确定涉案商业秘密对产品利润贡献率,从而准确认定两家侵权公司分别造成A公司损失417万余元和893万余元。 

2022年6月,福鼎市检察院对该案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提起公诉。2023年3月,法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判处B公司、C公司罚金200万元和500万元;判处龙某等4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该案于2024年度公布入选《2023年福建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我们的创新、保护我们的技术。”宁德某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发挥职能维护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于高新科技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能有效帮助企业专心创新、安心发展。

案结了,但检察履职并没有停。福鼎检察院在辖区龙头企业挂牌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点对点的帮助企业填补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漏洞,并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知识讲座、维权指导、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察服务。

“知识产权检察+” 护航创新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的及时性以及力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想这才是我们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义所在。”福鼎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吴华敏说。

如何坚持守正创新,探索知识产权检察“福鼎样板”?

福鼎市检察院借助检察开放日、乡镇检察服务岗、检察长接待日等渠道,邀请茶企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互动交流,全面了解辖区内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方面亟须解决的需求和困难,融合现场座谈、线上交流、实地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精准维权服务。

自2021年福鼎市人民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成立以来,共受理审查起诉知识产权案件30件63人,提起公诉21件45人,已判决18件40人,均为有罪判决。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检察综合履职,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更是依法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措施。”福鼎市检察院检察长彭积县表示:“我们将已在企业设立的‘生态检察联络岗’升级为‘知识产权保护+生态检察联络岗’,进一步提升法律监督深度,精准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强化刑事打击力度,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黄歆宸 通讯员 江祖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