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助力“检护民生”提质增效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7日讯 平潭岛,作为福建省的第一大岛,拥有长达408公里的海岸线,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以海岸线保护法律监督为切入口,将传统检察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构建非法占用海岸线法律监督模型,攻克传统检察难题。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拓展模型运用,成功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字化平台,融入社会治理,助力“检护民生”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平潭数字检察特色发展之路。
破局:以数字之力,攻克传统检察难题
平潭素有“海蚀地貌甲天下,海滨沙滩冠九州”的美誉,但近年来,非法占用海岸线的现象日益严重,成为执法司法部门的一大难题。传统方式下,相关线索的发现、研判和跟进监督难度大、效率低。面对这一挑战,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数字检察”战略部署,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性地开发了非法占用海岸线法律监督模型。
该模型以“大数据筛查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研判+卫星遥感地图识别比对”为核心,实现了高度智能化和精准化。通过接口对接、数据导入等方式,模型汇聚了平潭岛内非法占用海岸线的相关行政处罚、行政案件法律文书、群众投诉举报等多源数据,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法律监督“数据池”。同时,结合历年航拍地图、海域使用权属数据等,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形特征匹配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有效解决了线索发现难、研判难的问题。
2023年4月,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的非法占用海岸线法律监督模型在定期导入的群众投诉举报数据中,筛查出了一条涉及大结屿岛非法围填海的线索。通过关键词、特征要素识别筛查,模型迅速将该线索归类为非法占用海岸线类,并精确定位到平潭大结屿岛西侧和南侧海域。随后,模型进行了数据碰撞和关联分析,并结合历年航拍地图、海域使用权属数据,最终确认大结屿岛现存问题。
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经现场勘验走访和调取相关材料,确认该违法行为属实,并联合行政机关查处大结屿岛非法占用海岸线违法行为。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数字检察的威力,也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创新:构建数字化平台,深化法律监督
在成功破局的基础上,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成功构建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字化平台。这一平台的诞生,标志着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在数字检察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检护民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4月,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郑某在押期间仍违规领取基本养老金。进一步调查发现,此类违规发放现象并非个例,涉及多起退休人员案件。“数据壁垒、信息共享不足及行政机关履职不力是出现此类问题的根源。”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表示。
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创新性地构建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整合检察内部业务数据、看守所数据及社保中心养老金发放数据,实现了对违规发放养老金问题的精准筛查。该模型成功识别出60余人次违规领取养老金的线索。
针对发现的问题,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迅速行动,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和磋商,推动行政机关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确保养老金的合法合规发放。
此外,该平台还打破了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这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更为全国检察工作的共同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