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检察机关以检察实践严惩涉企职务犯罪

2024-07-18 09:46:11 来源: 福建法治报

深挖“蛀虫”助企行稳致远

——三明市检察机关以检察实践严惩涉企职务犯罪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8日讯 随着时代发展,内部腐败问题日益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痛点,其相关案件多发、持续时间长、隐蔽性强的特点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深陷困境。但怎样把“蛀虫”揪出来、治彻底?

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近年来,三明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麒麟护企”专项行动,聚焦涉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市场主体职务犯罪问题,深挖企业“蛀虫”,依法严厉惩治,确保市场竞争公平有序,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三明检察力量。2023年以来,三明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职务犯罪案件40余件,涉案金额2亿余元,检察环节实现追赃挽损近700万元。

检察建议

促进合规改革

企业合规是企业发展行稳致远的前提,如何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是三明市检察机关一直思考并着力推动的问题。

大田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该公司内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等方面的问题,为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助力“改过自新”的企业持续合规经营,2023年6月,三明市检察院有关部门同该案承办检察官张正池深入企业生产场所进行实地查看,与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进行座谈,深入研究发案原因和解决办法。

针对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田县检察院用好案例“活教材”的强大震慑作用,依法向被告人田某某原所在企业制发了检察建议书,建议该企业强化合规经营思想认识,主动配合第三方监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等各项审查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合规经营体系,补齐短板。同时,加大单位内部人员履职行为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监督制约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强化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廉洁从业的职业素养,实现长效长治。

目前,涉案企业已根据检察建议内容有序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不仅挽救该企业于水火之中,仅2023年上半年实际营收已达900余万元,上缴税款30余万元,更吸纳了就业,解决当地30余名居民及60余名流动雇工的就业问题。

这是三明市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整改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2023年来,三明市针对涉企职务犯罪案件暴露问题制发检察建议3份,反馈3份,已启动合规整改的企业均未因涉案而破产倒闭,部分企业完成合规整改优化内部管理后实现了业绩上涨。

一案双查

推动标本兼治

近年来,三明市检察机关落实“行贿受贿一起查”和反洗钱“一案双查”要求,深挖上下游犯罪案件线索,为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提供司法保障。

2022年10月,明溪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中,严格执行一案双查的工作要求,发现受贿人将大量资金转给李某某,李某某可能涉嫌洗钱,于是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后,该院立即派员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提出具体意见,同时与法院主动沟通,为起诉工作做好准备。

同年10月17日,县公安局以李某某涉嫌洗钱罪移送起诉。在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引导收集、固定证据,补强案件事实,在讯问中向李某某释法说理后,李某某承认所犯罪行并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同年10月25日,明溪县检察院以李某某犯洗钱罪提起公诉。次日,县法院依法判决李某某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罚金三万元。

该案是三明市首例涉职务犯罪洗钱案。为有力斩断隐藏的洗钱链条,筑牢反洗钱防线,2023年,三明市检察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洗钱犯罪相关工作的提示函》,组织全市对2022年以来办理的上游犯罪案件开展自查,全面梳理排查洗钱犯罪线索。三明市检察院通过阅卷、参与研判等方式对基层检察院梳理的洗钱犯罪线索共同把关,有效提升监督质效。截至目前,三明市共办理洗钱犯罪案件13件,其中,“自洗钱”案件5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