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人民法院:鼎力相助,“营商”变“赢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福鼎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多元解纷赋能经济发展,内外协同促优区域品牌,司法建议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涉企案件3117件,涉案标的约17.5亿元。
分层递进,前端化解金融纠纷
“法官,我接受调解,请不要查封我家房子。”福鼎一金融纠纷当事人小林得知自家房产被查封后,主动联系福鼎法院表达了还款意愿。
原来,小吴曾向银行借款19万余元,朋友小林为该笔借款提供连带担保,后二人因借款逾期迟迟未还被银行诉至福鼎法院。收到该案材料后,立案人员征求双方当事人开展诉前调解的意见,但小吴、小林拒绝调解,且表示无力偿还借款。
按照程序,立案人员引导原告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作出冻结保证人小林名下房产的裁定,并将案件移交至法院执行部门。得知房产被查封,小林立即联系法院,一次性偿还19万余元欠款并当场履行完毕。法院随即解封了小林的房产。
从“不愿调”“没钱还”到“接受调”“立即还”,“以保促调”机制在该起金融纠纷化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将财产保全程序前置,依法对当事人名下财产进行冻结、查封,可以有效防止资产转移,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福鼎法院立案庭庭长彭莉莉介绍。
端口前移,多元发力。福鼎法院聚焦金融资产安全这一关键点,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公证机关、金融机构、第三方公司等多方力量,全新打造金融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将终端解决向源头化解延伸。
在实践中,该院创新“1+X”小额金融纠纷化解机制,贯通金融机构端、调解平台端、法院端,适用“预查废”、以保促调、支付令、诉讼等方式,分层过滤、递进化解批量受理的金融纠纷。今年以来,共诉前化解金融纠纷910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达70.93%。
加强联动,提升品牌保护效能
“被告在店铺招牌、店内装潢、抖音平台宣传上使用和我公司注册商标相似的标识,给我们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庭审中,原告宴遇餐饮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
宴遇餐饮公司是国内首批创意菜领军品牌,旗下有多家连锁餐饮店,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被告使用“宴遇”招牌在福鼎经营餐饮店,并在网络平台推广宣传,引发了这起侵害商标权纠纷。
福鼎法院到福鼎市丰泰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
“尽管被告店名从字体、颜色还是排列上和原告有所区别,但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大量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字样,很容易给公众产生误认,进而影响品牌影响力。”经过对双方公证封存物进行充分比对,最终,承办法官依法判定被告构成侵权,酌定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5万元。
“傍名牌”“搭便车”案件不止于此。如何进一步保护注册商标,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近年来,福鼎法院向内发力,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制度改革,成立专门合议庭,完善跨域“云调解”解纷模式,推动123件案件诉前化解,审结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144件。
在福鼎,一叶“福鼎白茶”享誉闻名。为了守好这片叶子,福鼎法院向外发力厚植法治沃土,联合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2个部门成立“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司法保护协同中心”,开展“司法+行政”协同战略合作,编发《涉茶知识产权风险提示手册》,推行茶企定向服务。同时,该院联合浙江西湖区、安徽祁门县、广东潮安区、四川名山区、云南双江自治县等五地法院,建立中国名茶品牌司法保护联盟,发布8起名茶保护典型案例,进一步凝聚司法保护合力,为品牌提升提供更优质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