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房不分家 法润情更恰

2024-10-22 09:46:30 来源: 福建法治报

面对因房屋征迁给一家人带来的感情裂痕,平潭法官给出了最优解——

分房不分家 法润情更恰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22日讯 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海坛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这起案件涉及两套房产,一家六口人,经过数十轮的沟通调解,各方当事人最终通过抽签分配的方式确定房产归属,得到多方满意的结果。

已是九旬高龄的高婆婆年轻的时候与丈夫老陈共同建造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屋。此后一家七口便在此生活长。2014年3月,老陈离世。2018年,因当地的项目征迁,该房产被政府征收,并产生两套安置房。原自建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一部分归高婆婆所有,一部分作为老陈的遗产,由高婆婆和孩子们继承。

五个孩子,却只有两套房子,房子应该怎么分?高婆婆作为大家长,一时拿不定主意。

按当地风俗,两个女儿都声明放弃继承老陈的遗产。但三个儿子却对征迁款和安置房互不相让。“西边的房子是我搭建的,征迁的时候有计算这块面积,这部分应该归我所有”“母亲是我在身边照顾尽孝比较多,我应该多分”……兄弟三人争执不休,甚至发展到了动手的地步。

高婆婆不禁觉得心酸,虽说只是分房,但是自己的家似乎也要散了,索性把孩子告上了法庭,让法院确认三个儿子在两套安置房中的份额,终止这场分房风波。

阅卷时,承办法官注意到该案件的特殊之处:高龄母亲将自己的儿子们告上了法庭,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却为了两套房产互不相让。开庭审理前,法官决定先进行下乡调查,探究案件症结所在。

“我从来不偏心,几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高婆婆满心委屈,“无论怎么分,他们都不满意,好好的家被两套房子搞散了。”法官耐心听了高婆婆的倾诉,随后对左邻右舍进行了走访。“老太太之前都是一大家子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偶尔也会有吵架的时候,可能就是心里有怨气吧。”听说法官来调查,热心的邻居纷纷加入了“群聊”。

下乡调查后,法官很快组织了第一次开庭,进一步深入调查案情,从而了解到这起法定继承纠纷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矛盾:既有对征地拆迁分配方案的不满意,又有一家人长期共同生活而产生的多年积怨。

第二次庭审前,法官多次与案件原被告代理人及本人联系,希望大家可以放下心结,握手言和。各方当事人也表达了调解的意愿,表示自己在意的并不是房子,而是兄弟之间的“公平”。第二次组织庭审时,除了查明案件之外,法官尤其注意引导当事人放下心中芥蒂,冷静思考判断,希望能达成一致意见,庭后达成调解。在法官的引导下,大家对分配方式有了大致的方向,但对房子的实际所有权归属还是无法达成一致。

随后,法官又与各方当事人协商,各方代理律师也从中不断协调调解方案,最终各方当事人均同意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房屋的所有权归属。

9月12日下午,原告代理人带着自制的抽签箱来到了法院,各方当事人也陆续来到法院。抽签箱、签条都经过各方当事人的检查,抽签过程由法官全程见证,也使用执法记录仪录音录像。最终老大及老三抽到了两套房子,并当场购买了老二的份额,向老二支付了安置房收购款。随后便签署了调解协议,对两套安置房的过户等其他事项做出了约定。兄弟三人握手言和,并相约共同去办理房屋交房手续。

离开法庭前,当事人对法官频频道谢:“要不是法官的耐心调解,很难达到这么圆满的结局。”

(本报记者 陈菁 施雄 通讯员 施静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