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三元区法院执源治理的“三阶推进式”

2023-05-24 12:31:36 来源: 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24日讯 近年来,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法院积极推行执行“一件事”改革,探索开展执源治理工作,建立起执前预防督促、执中高效化解、执后破产兜底的“三阶推进式”执源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执行案件全链条、一体化管控体系,有力激活治理“源动力”、跑出执行“加速度”。2022年以来,新收首执案件7120件,同比下降6.55%。

“执前督促+失信预警”:

发挥自动履行正面效应

“法官,我看了你们和判决书一起寄来的失信警示函,才知道原来不主动还钱,要承担这么多的法律后果。今天我想来主动偿还债务。”5月8日,在三元法院执行服务中心,一名当事人对执行法官说道。而后在该中心执前督促窗口工作人员和诉讼审判法官对接后,该当事人将其拖欠原告李某的借款25000余元通过手机转账方式当场履行。

据了解,该案系民间借贷案件,被告张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原告李某借款25000元,借款到期后,李某经多次催讨未果,便向法院起诉。开庭宣判后,承办法官根据该院关于执源治理的工作要求,在送达判决书时一并向被告张某送达了《自动履行告知书》和《失信警示函》。张某签收文书后,得知了不主动履行的法律后果,便在案件未进入执行程序前,主动到法院履行了还款义务。

近年来,三元法院推行《执行通知书》《执行和解建议书》和《失信警示函》“两书一函”前置送达机制,将《执行通知书》内容嵌入裁判文书,并在送达裁判文书时一并向当事人送达《执行和解建议书》和《失信警示函》。2022年以来,该院共发出“两书一函”3405份。

此外,该院还制定了《三元区人民法院执前督促履行制度》,2022年以来发出《执前督促履行告知书》143份,在执行服务中心设立执前督促窗口,常态化接待愿意主动履行或有和解意愿或矛盾较大不宜直接采取强制措施的案件,促成执前和解案件212件。

“繁简分流+正向激励”:

推动执行过程提质增效

“小黄,这个案件是没有财产的案件,分流给速执团队,快速执行。”“小林,这是有抵押财产的案件,请在做好查封手续后,第一时间分流给实施团队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小黄,这批相同被执行人的案件,要分给同一个承办人,可以合并执行,节约执行资源,提升效率……”在三元法院执行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每天都能听见类似的分流安排。

“经初查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由速执团队快速执结;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或疑难、复杂案件,则转入财产处置团队;而对执行对象相同、被执行人相同或申请执行人为其他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的案件,则在立案时就合并执行,减少案件内部流转时间。”三元法院执行局监督组负责人马骞向记者介绍道。为提升执行效率,推进执行过程提质增效,三元法院在执行案件立案后,由执行前端工作人员结合案件的案由、申请标的额、查控结果等预估案件执行情况,识别案件类型,批量细分,实现繁简分流。

2022年以来,共速执案件3924件,合并执行案件256件,结案平均用时缩短11.5天。

此外,该院还严把终结案件关口,实行恢复案件前局领导审批制,减少因违规终本、随意终本、违规终结导致的恢复案件数量上升,2023年以来恢复执行案件立案同比下降8.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