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树状”服务管理模式破解精神病患者管控难题

2016-07-19 08:38:57 来源: 福建法治报

以树为形 以人为本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9日讯  今年以来,泉州市扎实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问题专项治理,探索构建了以人的唯一性为基本属性的“树状”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对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发现能力、居家监护能力、收治救治能力和属地管控能力。

该模式树状图

什么是“树状”服务管理模式?“如果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当作树的主干,那么慈善救助、以奖代补、财政兜底等措施对应树根提供保障,属地党委政府及卫计、公安、民政、残联等职能部门对应枝干发挥职能主体作用,社区(村)、服务团队、网格员、监护人对应枝叶发挥配合辅助服务作用,形成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中心、信息平台为支撑的全方位服务管理体系。”7月18日,泉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徐义平对着生动形象的树状图进行了解答。

经费保障扎实“树根”

在德化县美湖镇的林老伯家中,有一间特别的小屋子,门是铁门,窗是铁窗,屋子里简陋得几乎只剩下一张床。就是这么一间屋子,此前林老伯的妻子和儿子轮流住着。

“妻子和儿子的病时好时坏,一患病就到处乱跑,还会打人。也有想过送医院治疗,可是我们这样的家庭哪里负担得起。”林老伯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家中有重度精神病患者家庭的无奈。

“树要活得好,根必须扎实。”徐义平告诉记者,“大部分的精神性疾病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复发率高,导致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就迫切需要一个保障机制。而这保障机制,就是它的树根。在树根源源不断的养分补给下,这棵‘大树’才能苍盛茂密、富有生命力。”

为切实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健康权利,泉州市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经费保障,积极落实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并配合以低保、医保、新农合、慈善救助、临时救助、残疾补助等多渠道全方位进行保障。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已全部落实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最低每人每年3000元。

与此同时,落实好患者治疗和生活经费。对强制治疗人员住院期间治疗费用实行单病种费用限额管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外的医疗费用从医疗救助基金中列支。对流浪、“三无”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由同级民政部门按低保标准负责拨付,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齐。

经费的到位,保障了救治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泉州市已累计救治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810人。其中,治愈出院125人,目前在院治疗685人。林老伯的妻儿就是其中的受益人。“妻儿患病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得到治疗,真的太好了!”如今,看着妻儿在治疗中慢慢康复,林老伯激动不已。

“治疗就是最有效的管控。经费保障,确保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得到救助,也在无形中排除了潜在的危险,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徐义平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