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法院多举措破解执行难题
线上线下齐发力 创新机制治顽疾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9日讯 “要不畏案、不怕难,不避短,向机制要效率,从举措提震慑,由公正立公信,积极主动作为,坚决打赢清积攻坚战。”今年省法院部署开展“两清积”活动后,闽侯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绍榕在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动员大会上发出了动员令。
“清积”活动开展以来,该院立足自身实际,通过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法律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依托信息手段,落实司法为民,努力执结一大批案件。
清理积案 一案都不能少
“想不到,想不到,真的想不到……”近日,接到闽侯县法院通知,前来领取执行款的闽侯某农业公司丁经理连续说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七八年的案件法院还记得执行;想不到七年的案件执行款还能执行到位;想不到法院清案的力度这么大。
原来,2008年,陈某结欠饲料款拒不执行,自认为法院案件多,时间久了就没人管了,哪曾想7年后法院的法官还是找上了门,冻结了陈某的银行账户,并让其连本带利返还欠结款项。追悔莫及的陈某也连称“想不到”。
心中有案,如数家珍才能打好“清案预备战”。执行积案底数有多少?有哪些类型?什么原因未结?为此,闽侯县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李由熹带领执行人员加班加点,用1个月的时间将历年积案5993件清理出来。并根据案件性质,分清有无财产并分类造册,设立台账,及时补充案件身份等信息,分案到人,建立领导包案制、清案责任制、限期执结制、督查通报制。该院还对未结案件集中由查控组统一调查财产,要求对每一起案件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土地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全面调查,一案不少,一项不漏,一天不误。
多方执行 线上线下齐力
积案整理出来了,怎样让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决?闽侯县法院执行局三组执行人员各出奇招。
执行一组善出“奇兵”强“拘留”。被执行人林某在专项活动之前,一度气焰嚣张,几次三番隐匿财产和行踪,但执行一组的执行人员却出“奇”制胜。在某天深夜,林某回到住处刚掏出钥匙,执行人员已先一步拿出了手铐,将其强制拘留,通过执行法官的努力,案件终于顺利执结。执行一组的法官通过与法警队协同作战,开展“凌晨执行”“午间执行”等专项拘留行动,仅3个月,就拘留35名被执行人,执结22件,到位金额52万元。
执行二组勤用“重兵”多“查扣”。不是去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这是对执行二组工作状态的生动描述。3位年轻的执行人员,一直往返奔波于银行、房、车的各个现场,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财产。今年1月至5月,执行二组共划扣到账569万元,扣押车辆18辆,查封房产63处。
综合科隐身“网兵”限“老赖”。今年2月至5月份,综合科将5993案的被执行人全部纳入失信名单,并定期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失信被执行人施某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失信情况后,坐不住了,不到一周就带着存有40万元的银行卡找到法院。施某对法官说:“以前你们只在网上公布,我大不了不坐飞机,我们乡下人不上网也不一定知道。现在你们把我的信息登在了电视台,邻居都知道了……”他主动归还了欠款,请求法院将其在电视台失信曝光栏的信息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