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和劫匪的“兄弟”情

2016-04-14 09:12:52 来源: 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14日讯  警察和劫匪,这本应是水火不容的两个群体。但1993年涉嫌一起劫案、1994年开始逃亡生涯的陈某与1997年参加工作的平潭岚城派出所民警薛理勇却成了一对“交心的兄弟”。虽然三天前他们刚刚见了人生的第一面,但是“兄弟”似乎已经当了十年。

1976年出生的陈某第一次听到薛理勇的名字是在2005年,也是自己离开平潭的第11年。他似乎已经习惯了从1994年就开始的这种东躲西藏的生活。背负劫案的他对未来感到恐慌和无望。方便的时候他照例在路边找了公用电话给在平潭的父母挂回去。电话那头的父母除了一贯的嘘寒问暖外,第一次提到了薛理勇。“派出所有个姓薛的警察来家说93年的时候你还没满18岁,现在如果回来算是自首,可以宽大处理,你回来吧。”匆匆挂断了电话后,陈某心想:“警察只是为了抓我。”

薛理勇与陈某谈心

其后,陈某和父母的通话,聊起薛理勇似乎成了固定的话题。“薛警官今天又到家里来了,和你哥聊了很久。”“薛警官来看我们了,还带了水果。”“薛理勇说公安有个清网行动,你如果回来肯定可以轻判。”“小薛帮你侄子上了户口了。”“理勇来家里吃饭了。”从2005年开始,薛理勇每年都会去陈某家十几次,这样坚持了十多年。陈某家人对于薛理勇的称呼也越来越亲切。从一开始还规劝陈某回平潭,到后来几乎都是以关心陈某父母的生活和提供一些帮助和便利为主了。薛理勇与陈某家的这些琐碎细节也在陈某的心里变成了一个结,一道坎,一种歉疚,一种不安。

“我是儿子,但是这些年我该做的反倒由一个本该抓我的警察做了。父母每跟我讲一次薛理勇的事情,我内心都是复杂的,我觉得他跟我是兄弟一样的,我们记挂的都是同样的亲人。我不能再这样了,我要面对自己的过去,我要承担自己的责任。”4月12日,陈某面对记者时显得很轻松,甚至略带微笑。他说,“我怕再不回来,我父母就真的不要我这个儿子了,毕竟,他对于这个家的关心和帮助已经超过了我。”陈某的笑很灿烂,但是可以隐约看到眼角闪动的泪光。

在派出所的办公室里,陈某和薛理勇坐在一起泡茶,电话中那个对自己家庭无微不至的民警正在和陈某随意地聊着过去和将来。“这些年,你做了太多本该是我做的事情了,就像兄弟一样,真的不知道如何感谢才是。”薛理勇握住了老陈的手,说:“现在你回来了,就不用感谢了,也正是因为你回来了,你这个兄弟,我认了。”

十一年,上百次的走访,警察和劫匪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警察选择了坚持和付出,劫匪选择了忏悔和勇敢。而这样的选择,使得一对原本应水火不容的人成了“兄弟”,这样的选择,也使得一个悲伤的故事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

(本报首席记者 朱硕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