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法院持续“亮剑”破解执行难

2016-04-06 08:57:02 来源: 福建法治报

让生效判决“不打折”

编者按:

2016年2月29日,我省“六个专项治理”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福州召开。即日起,本报在《法治福建进行时》专栏中推出“‘六个专项治理’系列报道”,通过该组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我省政法系统通过“六个专项治理”行动,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及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等工作上的成效和经验。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6日讯  赢了官司,却陷入新的痛苦煎熬,判决书成了“法律白条”,“官司赢在纸上”一度成为当事人的心病。“执行难”问题久攻难克,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群众在关注,安溪法院在努力。

法官快速执结一起赡养费纠纷案

近年来,该院结合该县执行案件呈现的新态势,敢于探索创新执行方法,通过各类执行措施,攻克执行难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互联网+”精准查控财产

“好啦,我马上把钱还清就是了,怪丢人的。”去年4月30日,被执行人陈某无奈地对该院执行法官说。

安溪信用社申请执行陈某等人债权纠纷一案,由于陈某等人未按时缴纳执行款,执行法官迅速通过司法查控系统对陈某等人的银行存款予以冻结,并到银行将款项扣划至法院执行账户,同时将该信息通过12368平台告知陈某等人。收到信息后,陈某只好主动与承办法官联系、沟通,并将不足部分补齐。很快,申请人就将全部执行款领回。

该案能迅速执结,得益于安溪县法院“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近年来,该院积极适应“互联网+”新形势新要求,全面铺开“织网工程”,与18家银行以及工商、国土、住建等行政机关签署合作协议,开通“点对点”查控专线,30分钟内可对债务人的存款、股权、房产、土地等信息进行查询和控制,形成全方位查控、征信、惩戒体系。

通过该系统,法官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即可查询被执行人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余额、资金往来等情况,不但有效压缩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逃避义务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法院执行的效率和威慑力,使“老赖”无处遁形。

分段执行提升执行效率

针对以往执行法官“一竿子插到底”,常常出现手头案件多易贻误“战机”的现象,安溪县法院积极探索推行分段集约执行制度。

与传统执行模式相比,“分段集约执行”整合人力物力,通过“合并同类项”,达到人员和职能的合并,所有执行案件的同一类程序和事务都由一组专门法官负责。一组人员只负责一个程序阶段,从而实现执行工作人力上优化、程序上细化和方法上简化,减少执行资源重叠浪费,提高整体执行效率。

去年12月1日,原告安溪某银行与被告安溪县某工艺品有限公司、陈某某、许某涉案标的85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调解协议生效后,原告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庭立即启动快速执行方案,裁定查封、拍卖涉案抵押的厂房及相关财产,快速推进财产评估和挂网上司法拍卖工作。仅仅一个月时间,12月30日原告便领回了拍卖款。

“这样环环相扣、首尾相连,各个环节上的执行人员分工协作、相互制约,且“倒逼”前一个环节的人员抓紧时间、抓紧工作,既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又有助于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安溪县法院院长胡金琪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