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石狮市法院刑一庭庭长程耕轮

2016-02-27 13:53:03 来源: 福建法治报

 俯首耕耘 让法有“情”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7日讯  在立案庭时,他脱下法袍,卷起裤脚,走到群众中,用双手温暖困难群众的心。在刑事审判庭时,他将为民情怀融入每一份判决书中。而在司法改革大潮中,他更是一个燃灯者,带队砥砺前行。他,就是石狮市法院党组成员、刑一庭庭长程耕轮。

程耕轮远赴千里之外为江西当事人送去10万元治疗“救命款”

“只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会对我们好。”回首20多年法官生涯,程耕轮坚持不悔,谨记父亲的教诲。2016年1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中的“敬业奉献好人”。这份荣誉,他当之无愧!

不忘初心 传承家风遵教诲

石狮市蚶江镇,坐落着一座素有“风来内蒙古,夏来火焰山”之称的大厦村。在沙土、海风和地下水的“多重滋养”下,培育出了程耕轮这样的“中国好人”。

今年48岁的他,1992年12月进入石狮市法院。如今,他已在法治田野跋涉24个春秋,依旧保持着一颗梨花似雪的初心,书写下一名法律人的执着和信仰。获悉自己入选“中国好人榜”时,他正在办公室噼里啪啦地敲打键盘。颇感意外之余,他多次说:“这也给了我很多无形的压力。”

谈起如何走上法律道路,他介绍说:“这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父亲曾是祥芝公社的一名干部。年少时,程耕轮经常跟随父亲下乡。一路上,父亲受到村民们的热情招呼,他曾好奇问过父亲:“为什么老百姓对你那么好?”

“作为公社的干部,只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会对我们好。”父亲的质朴话语,萦绕在程耕轮心中。“那时的干群关系很质朴、很简单。你对别人好一分,别人自然对你也好一分,你对别人好十分,别人自然会对你好十分。”程耕轮说。

行在路上 朝夕卧听疾苦声

毕业后,程耕轮一度参加了社教工作,因表现突出,曾被人事局、监察局、组织部等单位关注。但他每次都坚持:“我一个学法律的,就应该做与法律有关的工作。”次年,他跨入石狮市法院大门。

“我是个挑剔的人,对下属要求很高,但小伙子跟我那么久,没有发生一次错误。”据该院前刑庭庭长黄秀宝(现为该院副院长)回忆。

经过繁杂琐碎的司法事务,他从书记员逐渐成长为资深刑事法官,但并未就此止步。2003年,他通过竞岗到立案庭担任副庭长。在立案庭10年,他把“司法为民”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上门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解决问题。10年来,他的足迹远涉川、湘、粤。

12年前,来自江西的朱新辉在石狮一家建筑工地做水泥工,不慎从二楼摔下,造成头部以下高位瘫痪,索赔无果。

时任立案庭副庭长的程耕轮受理了该案并了解到朱新辉的困境后,为其开通了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同时,他还为无钱治疗回到老家的朱新辉做伤残鉴定,并与同事远赴江西协调,最终朱新辉打赢了官司。然而,判决生效后,被告拒不履行赔偿。经该院执行庭采取查封财产、冻结银行存款、拘留等多种强制措施,才执行到赔偿款10万元。

2006年7月20日,为将执行款安全送到朱新辉手中,程耕轮和同事再次远赴江西。这一幕,也被一张泛黄的照片定格。那张朱新辉小便失禁躺在木椅上、老母亲饱含热泪的画面,让他感慨:“这10万元就是他们的救命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