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剑锋”与“柔情”的“特种兵”
兼具“剑锋”与“柔情”的“特种兵”
——记福州市公安局洪山派出所民警姜剑
晨光熹微,福州市公安局洪山派出所民警姜剑的警用巡逻包在初升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包里,除了沉甸甸的单警装备,还静静躺着《矛盾纠纷排查登记本》和反诈宣传册——这些是姜剑守护辖区安宁的“秘密武器”。曾经,他是手握狙击枪的特战尖兵,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如今,他穿梭在洪山辖区的街巷里,脚步坚定而温暖。
“派出所主防,防的是风险隐患,守的是民心所向。”这是姜剑的信念,也是他扎根基层的生动注脚。
护民:守护家乡万家灯火
姜剑自幼怀揣军警梦想,曾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三栖特战部队,以超强体能和军事素养脱颖而出,成为狙击手兼伞降教员。5年的特种兵生涯,他参与近百次实战演训,淬炼出“一剑封喉”的硬功夫。
“部队教会我,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钢铁意志,更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姜剑回忆道。2017年3月,本可提干留队的姜剑毅然选择转业:“我想用这把‘剑’,守护家乡的万家灯火。”
“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不备’。”加入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后,姜剑将特战部队经验融入巡特警训练中:为练狙击稳定性,他在16斤重的枪管上立弹壳,一瞄就是半天;为提升专注力,他在米粒上钻孔,一练就是上百粒。那些凝结在作训服盐渍里的晨昏,那些手掌上磨砺出的粗厚老茧,最终化作训练场上耀眼的数据、实战中锐利的“剑锋”。
2018年12月,两名嫌疑人弃车潜入闽清山区,姜剑与同事冒雨在山中搜捕36小时,在零下低温中完成合围,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2021年10月,姜剑凭借特种作战经验,准确预判嫌疑人心理活动,与战友精准配合、雷霆出击,成功解救人质。因工作业绩突出,他3次获得嘉奖,更荣获“狙击能手”的荣誉称号。
为民:穿梭辖区每个角落
2024年2月,姜剑调入福州市公安局洪山派出所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既是老兵,也是新手。2024年9月,鼓楼分局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队仪式,姜剑作为徒弟,在前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从反恐尖兵转型为平安卫士。
2024年12月7日,辖区某小区电梯外部摄像头被人为损坏并造成线路故障。小区物业报警后,姜剑通过比对,两小时内锁定嫌疑人陈某,并依法口头传唤其到派出所。证据面前,陈某对其酒后损坏摄像头一事供认不讳。调解时,姜剑向陈某分析其行为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并根据物业定损价值进行协调,提出赔偿方案。最终,陈某诚恳道歉并现场赔偿物业损失,双方签订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
面对急难险重的警情,姜剑始终不忘本色,冲锋在前。2024年9月10日,辖区一名女子情绪激动,手持剪刀扬言要轻生。危急关头,姜剑主动请缨担任主攻手,与队友默契配合,夺下女子手中的剪刀,将女子安全带离。
从调解纠纷到救助群众,从化解危机到守护平安,姜剑的身影穿梭在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群众的心,也温暖了这座城。
自强:推动社区治理智慧
“我们是洪山派出所民警,因你涉嫌寻衅滋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2款,经劝导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八条,现在对你进行强行带离!”2024年11月25日,在洪山派出所练兵角,一场模拟处置店内醉汉闹事警情正在演练。姜剑将规范动作拆解展示,通过细致讲解、分组训练、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将最小作战单元处置、战术配合、警械武器使用、应急救护等内容进行系统教学,提升民警辅警的警务实战能力和自我安全防范技能。
“治安民警的‘狙击枪’是法律与人情的精准平衡,‘弹道’延伸之处,应是矛盾消弭、百姓安心的温暖轨迹。”姜剑在警务笔记本里写道。作为警务实战教官,姜剑开设多门警务实战技术课程,截至目前已授课12场次,他将特战思维转化为社区治理智慧,推动矛盾消弭于萌芽。
工作之余,姜剑主动牵头成立“蓝盾爱心公益理发室”志愿服务项目,并定期参与助学活动,为留守儿童开设安全课堂、演示防身技巧。该项目获评2023年福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从特战队员到治安民警,姜剑用13年时光诠释了“剑锋”与“柔情”的交融,变的是作战场景,不变的是守护平安的初心。
(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谢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