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您也是我母亲的娘家人”

2025-03-17 10:46:17 来源: 福建法治报

“法官,您也是我母亲的娘家人!”近日,武夷山法院调解室内,祝大妈的女儿将一面锦旗郑重地交到法官陈妃手中。锦旗上“执法为民一身正气 维护正义两袖清风”的金字,在晨光中折射出温暖的光晕。这场持续五年的家庭纠纷,终于在法律与人性的天平上找到了平衡点。

2020年深秋的某个凌晨,武夷山市星村镇的犬吠声被一声沉重的闭门声打断。72岁的祝大妈裹着单衣站在院中,脚边是被褥散落的影子。屋内,继子小张反锁了大门,这个她生活了15年的家,此刻成了冰冷的囚笼。

时光倒流至2009年,祝大妈与丧偶的张大爷重组家庭,与张大爷的儿子小张共同居住。十年来,祝大妈包揽家务,照料着瘫痪在床的九旬老伴,而张大爷的退休金始终由小张掌管。矛盾在2020年小张为儿子建房时爆发——新房落成后,祝大妈却被排除在居住权之外。

“我想讨个说法。”2024年7月,步履蹒跚的祝大妈走进武夷山市妇联维权中心。工作人员发现,这位“行为过激”的老人,实则是位患高血压仍坚持照顾瘫痪老伴的坚韧女性。

妇联随即启动“家事观察员”机制。法官陈妃带着两支专业团队介入:“小桔灯家庭教育志愿团”进行心理疏导,“向阳花法律服务团”提供法律支持。他们发现矛盾根源在于财产管理权与赡养义务的错位——小张长期掌控父亲退休金,却未履行赡养义务。

在张家老宅的调解现场,陈妃的笔记本记满了三代人的故事。“小张你看,祝阿姨照顾你父亲这些年,医药费单据摞起来有半人高。”她将泛黄的票据轻轻推过茶几。法律志愿者则翻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不得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更有赡养义务。”

多次入户调解中,心理专家发现小张的心结源自对财产分配的焦虑。团队创新采用“未来情景模拟法”,带全家畅想和睦相处的可能性。最终,小张红着眼眶签下协议:每月支付祝大妈1000元生活费,承担全部家庭开支。

当祝大妈颤抖着在调解书上按下手印时,这个曾剑拔弩张的家,开始重新拼凑亲情的碎片。如今小张每周带着孙子来看望老人,餐桌上重现久违的笑语。

“法律不是冰冷的利刃,而是缝合亲情的金线。”陈妃抚摸着锦旗感慨。这起纠纷的化解,正是武夷山法院践行“百合花开·展红袖”机制的缩影——2023年以来,该院依托“法官工作室”“向阳花法律服务志愿团”,通过定点值班、实地走访等,主动化解矛盾纠纷。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彭琳 朱泽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