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让劳动者安“薪”过好年
岁末年初,结算工资、回家过年,是许多劳动者实实在在的期盼。
为此,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聚焦劳务合同、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集中力量执行一批拖欠薪酬案件,让劳动者在寒冬中感受到司法温暖。
失信曝光
老李是一位朴实的泥瓦工,2022年至2023年在包工头邱某的施工队辛苦工作,工程结束后却迟迟未拿到工钱。老李无奈下凭借欠条向新罗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
2024年12月,邱某被传唤到庭,承诺1个月后付清工钱,双方达成和解。可到了2025年1月,邱某不仅未履行承诺,还“拉黑”老李的联系方式。老李心急如焚地到法院寻求解决办法,执行法官果断决定利用新罗法院公众号的“失信曝光台”对邱某予以曝光。
曝光后不久,邱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称因受“失信曝光台”的影响,正在洽谈的新合作项目“泡汤”,损失惨重。为及时修复信用,1月15日,邱某付清老李的工钱,老李拿着钱后,开心地表示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了。
线索追踪
2023年底,陈先生与彭师傅签订合同,定制新房橱柜并支付定金。彭师傅如期完成制作和安装,陈先生却以橱柜质量有瑕疵为由拒付尾款。协商无果后,彭师傅向新罗法院提起诉讼。
2024年10月,因陈先生未到庭应诉且未提供证据,法院支持彭师傅的诉讼请求,判令陈先生支付3.8万元尾款。判决生效后,彭师傅申请强制执行,并向执行法官提供陈先生的新房已被出租的线索。
2025年1月,执行法官根据彭师傅提供的线索找到租户,告知其有协助执行的义务,租户需将租金交纳至法院指定账户。一直拒绝沟通的陈先生见无法逃避,主动联系彭师傅协商解决。最终,彭师傅同意减免3000元,陈先生一次性付清尾款。
拘留威慑
小华曾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员工,2024年5月辞职后,一直未收到被公司拖欠的1万余元工资,其与公司多次沟通,都被公司以资金紧张为由推托。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冻结公司名下账户,但1个月过去仍未见账户存款增加。
“公司现在仍在正常经营,不可能毫无收入,很可能是公司使用他人的账户收款。”2024年12月底,小华向执行法官反映后,执行法官决定前往广告公司现场调查。
在该广告公司,执行法官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提供公司会计账簿,吴某却始终不肯配合。执行法官果断出示《拘留通知书》,告知吴某若该公司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对他采取拘留措施。吴某这才慌了神,连忙表示马上付清工资,小华当天就收到被拖欠已久的工资。
“执”民之所急,“行”民之所盼。近年来,新罗法院重点打击拖薪、欠薪、躲薪等行为,努力把劳动者的“工资账单”变成“幸福清单”,让劳动者安“薪”过个好年。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郭晚秋 曹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