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法院“三向发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你的权益,我们来守护”
——武平法院“三向发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15日讯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近年来,武平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加强执行措施,关注新业态劳动者需求,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发挥审判职能
纾解急难愁盼
2024年以来,武平法院依托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电子送达平台等网络平台,实现产业工人维权工作走上快车道。
武平某公司因经营不善,于2023年10月份决定停产放假。对停产前7月至9月拖欠的工资,40多位职工在武平工业园区职工法律一体化基地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后众职工向武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劳动补偿金与10月份工资。经仲裁委裁决,该公司应支付职工们相关款项。2024年,该公司不服仲裁裁决结果,向法院起诉。
由于涉案人数众多,收到该案后,武平法院高度重视,积极沟通,向双方了解案件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后,法官向职工代表及公司进行释法明理,促使达成调解,随后以先调解带动后调解,让数十名职工先后达成调解协议,系列纠纷得以化解。
加强执行举措
保障合法权益
“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的工资款不知道还要等多久!”2024年1月15日,7名工人在办理结案手续时,握着执行法官的手连声道谢。
戴某等7人是一起运输合同案件的当事人,该案经调解确定老板曾某应当支付戴某等人劳动报酬。调解生效后,对方未按期支付,戴某等人向武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了解到,曾某是因其承包的项目未能按时结算工程款,导致无法及时向工人支付劳动报酬。考虑到曾某无其他涉诉涉执案件,过往也无不良征信记录,如直接立案执行,采取强制措施,可能会对其个人征信造成影响,更加不利于执行案件的履行及其日后发展。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该案快速流转至执前督促履行程序,并向曾某发送执前督促履行告知书。
收到材料后,曾某立即与执行法官联系,说明未能按期履行调解协议的原因,并表示会先筹集部分款项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款,希望案件能够暂缓立案执行。次日,曾某先行支付戴某等人部分工资款。隔月,曾某按期履行剩余款项。最终,申请执行人如期拿到工资款,被执行人不仅免去执行费用,还免受征信影响。
为更好地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武平法院积极开展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畅通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款。同时,深化执行联动,加大调解力度,全力解决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烦“薪”事。
紧跟时代步伐
关注新业态劳动者需求
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新就业机会激增的同时,也对传统劳动法律体系提出新课题。
2024年11月19日,武平法院联合县总工会、人社局开展“送法入企·助企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爱‘新’行动”主题活动,先后深入邮政速递物流武平公司、美团运营中心、供销通世达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武平法院法官现场发放宣传手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三家企业职工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劳动者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宣讲后,法官还与公司管理者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司法需求,向管理人员发放民营企业风险提示书,以“法律释义+案例指引”的方式,帮助企业正确认识劳动者权益,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此外,武平法院还通过采用“线下+线上”的普法宣传模式,在线上专栏发布关于劳动争议典型案件,线下围绕新就业形态典型代表行业,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提升法治服务效能,为辖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黄垚彬 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