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洲:一个“交警小白”的蜕变之路

2025-01-07 11:31:08 来源: 福建法治报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门外汉”到“业务通”,从“社恐症”到“小网红”。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心用情用汗水书写路畅民安的精彩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莆田市公安局涵江分局交警大队,认识一名阳光帅气的交警——一中队副中队长、四级警长夏海洲。

勤学苦练 素质过硬

交警是一项业务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要熟悉交通法规,更要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运用,对执法的程序要求也非常高。刚踏入交警队伍时,夏海洲是一个“交警小白”,面对交通违法者,在适用法律条款和裁量权上把握不准,执法处置的效率不高。

夏海洲深知,作为一名交警,执法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律的严肃性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自己必须尽快加强学习,做一名合格的交警。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分类整理成学习笔记,将交通违法代码本随身携带并反复背记。遇到问题,他虚心向中队领导和同事请教,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

同时,他将之前在派出所的执法办案方法与交通执法业务工作相结合,很快便形成了一套规范高效的执法办案方法。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掌握了交警执法的所有业务技能。

对于交警来说,路面执法执勤,自身的形象非常重要。夏海洲将军人的作风融入执勤工作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做到文明理性、干净利索。为了将交通指挥手势做得规范有力,他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反复进行练习,并将指挥的要领传授给其他的民(辅)警。

2024年大队举行辅警岗位大练兵,夏海洲被大队选拔为警务实战教官,负责训练交警指挥手势与路面执法执勤科目。他严谨的作风,细致的态度,得到大队领导和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实践,夏海洲的素质得到快速提升,成为中队的业务骨干,并被提拔为副中队长。

公正执法 铁汉柔情

夏海洲的执法风格,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他深知,单纯的处罚可能会引发抵触情绪,而人性化的沟通与教育则能更有效地触动人心。

在执法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尊重,用平和的语气解释法规,用真诚的态度倾听交通参与者的诉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正执法”的深刻内涵。他的这份信念和执着影响了许多交通参与者,使他们主动践行文明出行。

在一次执勤时,夏海洲发现一位老人驾驶一辆无牌无证的老年代步车,便上前拦停。开始,老人对他不理解,不配合执法。他耐心地向老人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告知其此类车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最终,老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接受了处罚。

2024年11月份,辖区发生一起未成年人团伙“飙车炸街”案件,夏海洲在大队指挥中心及其他中队的配合下,查获了11名涉案人员,其中10人为未成年人,8人为在校学生。

为做好涉案人员的教育引导工作,他将情况通报给家长及学校,并组织大家到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参观体验,接受交通案例宣传教育。结合辖区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片,他以案释法,讲解飙车“炸街”“翘头”等交通违法行为给社会、家庭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遵守交规的重要意义。

最后,涉案人员写下了保证书,表示以后将遵纪守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其教育未成年人交通违法行为的做法,分别被省市新闻媒体报道。

与时俱进 创新宣传

夏海洲十分注重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他认为,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人们违反交通法规,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要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提高口头宣讲的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按不同的受众群体,结合身边的案例和常用的交通法规,制作成PPT,开展进村、进企、进校宣传活动。

2024年夏天,在高峰时段红绿灯路口执勤时,夏海洲发现每一次等绿灯的时间大约一分钟,如果利用这一分钟的时间,现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也可以讲不少内容。

于是,他便手持大喇叭,现场向等绿灯的交通参与者宣传按道行驶、戴好头盔、严禁超员、拒绝酒驾等内容。他真诚的态度、精练的语言受到群众的喜爱,一天下来,可以宣传几十批次,几百人受到教育,马路课堂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由于夏海洲帅气的形象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配合大队拍摄交通安全宣传短视频,在“双微一抖”新媒体平台播出,出镜多了,便被人们称为涵江交警的“小网红”。

这“网红”的背后,是他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执着与热爱,是他辛勤的付出换回的肯定和褒扬。

在城市广场、在乡间地头,夏海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播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通过现场讲解、模拟酒驾吹气测试、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更多群众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夏海洲常说:“多教育一个人,就可能少一起事故;多进行一次宣传,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夏海洲的故事是莆田青年交警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着属于青年交警的华彩乐章。

(本报记者 陈静 通讯员 肖纪顺 郑小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