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县公安局积极探索联勤共治生态警务运行新模式
青山多妩媚 绿水绕人间
——松溪县公安局积极探索联勤共治生态警务运行新模式
百里松荫碧长溪,“蔗”甜茶香乡村美。
松溪县林地面积121.91万亩,森林覆盖率75.67%,水质标准达标率100%,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林木蓄积量687.84万立方米,素有“绿色金库”的美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为保护这块生态屏障,松溪县公安局积极探索联勤共治生态警务运行新模式,逐步做强做优“山林型”生态警务,重新构建生态综合保护治理新格局。
联勤共治 构建绿色“保护盾”
“这里山高林密,大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多观察周围情况。”近日,环白马山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生态警长李平一大早就带领生态巡护队队员,在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巡查工作。从警30多年,哪条路好走、哪里需要避让,他早已了然于胸。
这样的生态巡护队队员,在松溪县共有500多名。他们奔赴在各河道、山林、村居间,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根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区域分布,确定10个生态保护重点部位。打造‘机制+站点’深度融合的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并依托派出所、林业站在每个乡镇组建一支由‘生态民警+行政执法人员+护林员’组成的‘1+1+N’生态巡护队伍,纳入各派出所统一管理,与‘湛卢义警’等队伍形成网格化联动体系,从而使我们小县城的有限警力高效开展生态警务工作。”松溪县公安局森警大队大队长刘希健介绍。
目前,松溪县共组建生态巡护队伍10支,建立10个生态巡护队伍微信工作群,实现对全县112个村(居)、121万亩林地全覆盖、无死角巡护。
松溪县公安局着力推进“数字化生态警务”建设,依托县公安局主战主防运行中心,建成一个生态警务智慧指挥室,全面联入全县道路视频,逐步汇聚各生态职能部门基础数据和视频资源。针对林区面大、盲区多、地理环境复杂等实际情况,今年6月,组建“湛卢无人机战队”,并联合林业、电力等部门以环白马山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为试点建设无人机站,推进完善“人员巡逻+视频巡防+空中巡查”的立体防控格局,不断提升生态综合保护治理能力水平。
目前,该局已与县林业、电力部门合作,将两个部门32架无人机、95条航线以及110台野外红外相机等纳入生态警务指挥平台,扩大林区视频巡查、无人机巡控覆盖面。下一步将向其他生态职能部门辐射,扩大数字化生态警务共建共享“朋友圈”,从而实现科技赋能,提升生态警务打防战力。
严防狠打 守护绿色“生态线”
今年4月,根据巡查线索,生态违法犯罪打击队成功破获一起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伊某某在网上购买了16副钢丝索套和报警器放置在山林内,先后非法猎捕黄麂等野生动物6只,并在社交平台上交易。
这是松溪县公安局打击生态环境犯罪侦查队打击涉生态违法犯罪的一个案例。“目前,松溪全县设置生态警长11名、生态民警17名,挂钩112个村居和10个生态重点保护区域。”刘希健介绍说,该局已组建由森林、治安、经侦、派出所等警种17名警力组成的打击生态环境犯罪侦查队,作为开展生态警务、打击生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主战力量,融入县公安局主战主防体系。
此外,该局深化“林长+警长”工作机制,通过与县林业局多次商讨,目前已建立起“联合调度、联享资源、联合管控、联合执法、联合宣教”的“五联”工作协作机制。推进森林警察大队与林业行政执法大队勤务深度融合,按照“五联”机制开展辖区常态化生态环境监管,实现生态执法力量的最大化整合。
2023年以来,松溪县公安局与林业部门联合开展“昆仑”“清风”“松疫木联合执法”等专项执法活动38次,共侦办涉林刑事案件22起,抓获犯罪分子23人,协助林业部门办理林业行政案件60多起。
宣教并举 画好共护“同心圆”
近日,在河东乡大布民俗村,一幅秀美灵动的乡村画卷跃然山水之间,美丽的景色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大布村生态多样性展示馆内,民警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开展生态资源保护宣传。
为增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绘松溪秀美画卷,松溪县公安局与县融媒体合作并开设“湛卢警事”栏目作为重要宣传阵地,持续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等普法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今年3月15日,松溪县“警察林”正式揭牌启动。该林位于松溪火车站附近,面积69.4亩,旨在建设成各级领导、乡贤增绿林,公安民警义务植树和荣誉林,以及涉案珍稀植物迁植和生态修复补植、涉林案件现场勘查培训、生态普法宣传教育等“三大基地”。同时,推动“警察林”融入火车站周边郊区休闲健身场所,规划步行道和各功能区,达到生态警务成效与休闲健身相融合,提高宣传教育实效。
青山多妩媚,绿水绕人间。接下来,松溪县公安局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生态违法犯罪打击和警民协同治理能力,在探索基层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上走出新路、开创新篇。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伊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