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海丝平安之声 传递古城法治温度

2021-12-20 13:27:20 来源: 福建法治报

泉州四届蝉联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20日讯 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泉州市在连续五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后,再次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第四次捧回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

荣誉的取得,是泉州着眼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的不懈奋斗;成绩的背后,是泉州着眼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创新社会治理、携手共建和谐家园的责任担当。

解基层治理难题

打牢平安建设根基

平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首要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美好追求。

泉州市委、市政府瞄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泉州,部署推进“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强基促稳”工作领导小组,四级书记一起抓,围绕提升基层组织力、治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群众获得感,聚焦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出台《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服务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措施,有效破解一批症状在基层、病根在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将系统、高效、科学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持续推深做实基层治理集成创新的泉州实践。

攻社会治理难关

创新平安建设解法

“小网格”托底“大治理”,如何用创新型治理方式交出社会治理“老课题”的新答卷?泉州创新推广“网格化+”深度应用模式,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百米”。

泉州在全省率先建成并逐步升级改造全市统一的“全域、全网、全链条”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构建“一纵三横”E治理体系。在推行“网格化+职能应用”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专业网格”和“基础网格”叠加应用,成效显著;在全国首创“网格化+司法送达”,有力破解送达难,被最高院列入全国首批20个司法改革案例之一;“网格化+食品药品监管”创新“专业监管人员+专职协管员+基层网格员”联动监管机制,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网格化+家事纠纷调解室”维权、“平安妈妈网格+警务网格”等家事调解模式,致力于源头化解,切实解决家事矛盾纠纷;积极探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多元救治管理模式”,推行“村医网格化”模式,落实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由政府兜底实现精神障碍诊疗“零支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网格化+”模式及全市基层网格员为筑牢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生痛点在哪里,创新突破的重点就在哪里。在探索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上,泉州砥砺前行、步履不停,培育了一个个典型经验做法。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强化“诉源治理”,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相互衔接,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立海上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和调解委员会,实现“海上纠纷快速调处不上岸”,2018年被全国“枫桥经验”纪念大会文件吸收并推广;打造“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活动室、“惠女调解室”等“诉调对接”品牌;组建“未成年人保护联盟”,联盟工作入选最高检、团中央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十大典型案(事)例;在全省首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有效疏导“民告官”纠纷;引入保险业参与社会治理,全市实现政府全额出资购买综治保险全覆盖;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重要作用,推动组建“红色业委会”和“红色物业公司”,探索“红色乡贤议事会”、乡村协商民主治理等模式,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多元力量,构建共治格局,泉州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让社会治理更有力度、广度、温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