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法院+综治中心+人民调解”绘就——多元化解新“枫”景

2025-03-21 11:32:15 来源: 福建法治报

综治中心落地生根,司法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养分”。自大田县综治中心成立以来,大田县人民法院以此为契机,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与综治中心协作创新摸索出“法院+综治中心+人民调解”的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持续将端口前移,不断完善诉调对接、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感谢综治中心的法官、调解员帮我调解,并为我减免了罚息和部分利息,大大减轻了我的还款压力。”2024年8月,接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书的吴某不停地道谢。

原来,吴某于2013年向银行办理了信用卡汽车专项分期付款业务,透支金额50万元,分36期还款,并约定了相关分期付款手续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后因经济困难,吴某未能按期还款,截至2024年7月,其已拖欠借款本息合计77万余元。银行将案件提交到综治中心后,工作人员费尽周折联系到吴某,发现其拖欠该笔借款的时间长达11年,过高的罚息和利息让其无力还款,遂打算“摆烂”任由银行处置。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县综治中心开展部门联动,入驻法官和调解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法。在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沟通及释法析理下,吴某同意与银行进行协商。经调解,银行同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免除吴某的罚息和复利,仅要求其偿还借款本息。最终,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并当场申请司法确认。

上述工作,只是大田法院与综治中心、人民调解联动调处矛盾纠纷的一个剪影。2024年来,该院与综治中心协作建立“纠纷调处-司法确认-诉前调解-实质解纷”的全链条闭环办理机制,促进了矛盾纠纷快速分流及高效化解。

同时,为满足辖区偏远乡镇群众的司法需求,解决大部分农村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导致诉讼不及时等问题,大田法院建设法庭依托综治视联网,与辖区各乡镇综治中心对接,逐步搭建起覆盖了法庭辖区83个行政村的共享网络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培训、普法、解纷等工作,着力实现法庭业务“一站办通”,矛盾纠纷“一网化解”。

“高某欠我货款不还,我要告他,但去法庭一趟实在不方便。”2024年12月,郑某因与邻镇的高某存在大笔货款纠纷,多次催讨无果后拨打了大田法院建设法庭的诉讼服务热线,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咨询。

了解郑某的诉求后,法庭法官决定在线上帮其化解矛盾。当问及郑某是否会使用在线服务平台时,郑某坦言:“我就是一个种地的,不会用呀。”

了解这一情况后,法官告诉郑某可以前往所在地的村委会,借助村委会现有联网设备,在村工作人员帮助下与法庭连线进行法律咨询、视频调解等诉讼活动。

一天后,在郑某与高某两个当事人所在的村委会工作人员和调解员的协助下,法官依托综治视联网连线双方当事进行线上调解,一场大额货款纠纷迅速化于萌芽。隔着屏幕,李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这个事,有这样的设备解决问题简直是太方便了!”

自2024年以来,大田法院共委派综治中心调解案件498件,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99件,其中经调解自动履行撤回起诉163件,提供法律咨询及开展法律宣传336人次。

(本报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陈夏瑛 李小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