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县公安局深入推进“三大行动”

2025-03-21 09:59:02 来源: 福建法治报

柘荣县公安局深入推进“三大行动”——

强基固本,让“柘”里更有安全感

一起聚众赌博案件,17名涉赌人员被悉数押解到柘荣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后,整个办案流程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入区登记、人身安检、财物保管……这样的“一条龙”服务,让民警告别了以往四处奔波、多头联系、手续烦琐的困境,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2024年以来,柘荣县公安局党委深入推进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础规范提升“三大行动”,大力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立健全派出所“主防”工作措施,切实预防打击犯罪、守护一方平安,力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

以党建促队建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探索实行治理联动型、服务协作型、发展共建型等党建工作机制。”柘荣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陈惠勋说。

柘荣县公安局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结合工作实际,在新命名的8个党支部中,细化斗争主战型、窗口服务型、基层主防型等8个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凝聚警心、提升合力,靶向夯实基层红色堡垒,锻造忠诚当担的公安铁军,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所谓初心,皆为赓续;一切力量,不过信仰。在楮坪乡,民警辅警实施“背包警务”,走出“家门”,主动“上门”,扑下身子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架起警民“连心桥”;在东源乡,民警联合“草根和事佬”、孝德调解室调解员打造“生态警务”,绘美鸳鸯草场景区和谐“警”色;在城关,社区民警积极参与“红色物业”实践,指导23个小区物业完成智能安防建设,点亮县域“平安灯”……

坚持党建引领,善走群众路线,是柘荣县公安局激发队伍活力、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法宝。柘荣县公安局还将“组织链”嵌入“治理链”,不断提升聚拢主防警务“千条线”、拧紧基层治理“一根绳”、擦亮为民服务“一扇窗”。

以监督促规范

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柘荣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集办案区、案件管理区、涉案财物管理区、合成作战区和服务保障区为一体,配备智能卷宗柜附柜、执法办案自助终端等智能化设备。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立后,法制民警由事后审案变为随警作战,全流程嵌入式‘把脉’,破解执法办案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为执法办案规范化提供强力保障。”柘荣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刘祖证介绍。

2024年10月25日,柘荣县公安局民警在侦办一起盗窃案件过程时犯了难。嫌疑人叶某某在两天内连续盗窃3台电动车,其中两台被失主自行找回,3次盗窃的财物价值1611元,未达盗窃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叶某某其中两次盗窃未实际获得财物,是否构成盗窃既遂?盗窃次数可否计入两年内三次盗窃?这将决定嫌疑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为此,法制大队多次组织办案民警召开分析研判会,综合讯问笔录、犯罪事实以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等,最终将该案定性为盗窃案。目前,该案已由柘荣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叶某某拘役三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1200元。

同时,柘荣县公安局持续健全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成立案件审核专业队、执法监督专业队、执法办案中心及涉案财物管理专业队等专业队伍,严格落实“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工作机制,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2024年以来,共发放《执法问题提示函》47份、《规范执法建议书》2份,检方对当地民警递交案件材料的纠违数同比减少33.33%。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下半年,柘荣县在全省平安建设“三率”测评中,执法工作满意率达98.131%,排名全市第一。

以“主防”促平安

柘荣县公安局楮坪派出所下辖楮坪,英山两乡,共有29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辖区群众多为留守老人和孩子。

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夯实“主防”根基?楮坪派出所通过做实“留守警务”,探索“六心解纷”工作法,发挥“警格+网格”的优势,将常态化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把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之中。同时,开展常态化护学岗,并着力解决辖区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全社会关爱“一老一小”的浓厚氛围。

走进楮坪中心派出所,办公桌上整齐摆满着各类“主防”台账资料,为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规范。根据基础工作台账,民警逐户走访加强排查,全面收集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及时掌握苗头性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努力实现基础更牢、打防更准。如今,楮坪派出所辖区呈现电诈案件警情同比下降、案件破案率、矛盾纠纷调解率分别同比上升的“一降两升”良好态势。

楮坪派出所辖区呈现“一降两升”良好态势的背后,得益于柘荣县公安局加强派出所“主防”职能体系建设。该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推动出台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意见,健全基层基础台账清单;业务所队加强对派出所的业务指导,细化完善派出所基础工作标准规范,优化“以防为主”的考评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基层减负赋能,并统筹资源力量做好防范处置,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本报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黄雨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