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公安:用算力换警力 以智能增效能
“还以为跑到外地就能躲过去,没想到还是被你们抓了。”3月6日,霞浦县公安局侦查中心根据信息梳理,发现涉嫌非法吸纳公众存款案的在逃人员梅某某曾在福州活动,值班民警迅速进行研判,并联动经侦大队民警和当地公安机关开展布控盘查,最终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归案。就在前一天,霞浦县公安机关还抓获4名在逃人员。
如此“硬核”的追逃打击效率,得益于霞浦县公安局侦查中心这个尖端化作战“新引擎”的支撑。
面对违法犯罪手段形式不断变化的新挑战,2024年11月,霞浦县公安局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框架下,积极整合警务资源、统筹警种力量,成立了以科技赋智、数据赋能、创新赋力为核心的侦查中心,抽调刑侦、经侦、网安、指挥中心等4大主战警种业务骨干常态入驻侦查中心办公,通过功能、技术、队伍“三个融合”,构建起“侦查中心研判支撑、业务警种行动落地、派出所协同作战”的联战格局。
在“机制+数智”的双驱赋能下,这种作战模式很快在案件侦破中得到直观化呈现。
3月初,下浒派出所获悉线索,有人在霞浦境内贩卖依托咪酯等毒品。经前期侦查发现,毒品源头在福鼎市。下浒派出所随即将线索推送至侦查中心提请深度研判,通过缜密的排查和研判分析,成功掌握相关涉毒人员之间的来往信息及活动规律。3月10日,抓捕时机成熟,下浒派出所组织精干警力奔赴福鼎,在侦查中心研判员推送的活动区域成功抓获2名嫌疑人。
“通过整合警种资源、优化工作机制,侦查中心以数智领域的‘升维’赋能,实现了对犯罪的‘降维’打击。”霞浦县公安局侦查中心负责人张烽说。
用算力换警力、以智能增效能的改革成效,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指数。据统计,霞浦县公安局侦查中心投入实战以来,共开展案件线索研判300余次,支撑、协助各警种、派出所侦破各类案件12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吴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