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南平市公安局小湖派出所基层治理密码
闽北枫桥韵 警民一家亲
——解锁南平市公安局小湖派出所基层治理密码
闽北青山下,建溪河蜿蜒流淌,南平市公安局小湖派出所的警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支扎根基层20年的队伍,以“零违纪违法”的过硬作风,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连续五年,辖区发案率下降超50%,重大刑事案件三年“零发生”,矛盾调解成功率更是达到100%。从琐碎的家长里短到复杂的债务纠纷,从校园的安全守护到街巷的和谐维护,他们凭借“铁脚板+巧心思”,将平安的答卷写进百姓的笑容中。
家庭调解室——
热茶话心结 亲情暖人心
“啪!”一声瓷杯摔碎的脆响打破了冬日的平静。
民警杨鹏程在走访时,被温女士家中激烈的婆媳争吵声吸引。“孩子必须跟我姓!”“这是我们老陈家的根!”屋内,婆媳互不相让,丈夫则无助地蹲在墙角。
这一场景迅速触发了小湖派出所独创的“三色预警”机制。根据该机制,温家被标记为“黄色预警”重点家庭。民警杨鹏程当机立断,启动“1+3+N”调解模式:一名民警牵头,联合司法调解员、心理咨询师、乡贤代表组成调解团,带着热茶走进家庭调解室。
“您看这全家福,三年前宝宝百日宴时多温馨。”小湖镇金牌调解员魏礼华指着墙上的照片,试图唤起一家人的温暖回忆,温女士眼眶泛红。心理咨询师小张递上纸巾轻声说:“孩子最怕听见亲人吵架声。”
整整6个小时,调解团耐心劝解,从情感共鸣到理性疏导,让三代人从激烈对峙转为相顾落泪。当婆婆颤抖着手给儿媳递上新茶杯时,民警悄悄松了口气,这已经是当月成功化解的第九起家庭矛盾。
如此高的调解成功率,得益于派出所精心打造的“亲情网格”体系。2个网格实现辖区全覆盖,民警每周三天入户走访,详细记录“家庭晴雨表”,及时掌握家庭动态;开发“家和万事兴”微信小程序,实现24小时云调解,成功在线调解深夜纠纷13起;78岁的老支书在祠堂设立“和事茶桌”,今年已劝和3对闹离婚夫妻。
这些举措让温情在数据中得以体现:2023年,78起家事纠纷全部成功化解,家庭暴力警情同比下降81% ,家庭调解室的一杯热茶,实实在在地化开了无数家庭的心结。
古树法治课——
法理融乡情 债务巧化解
近日,尹宅村百年古榕树下,一场调解会吸引了众多乡亲。
谢女士攥着丈夫遗照,哽咽着:“人都走了还要我还债?”
债主李某则情绪激动,拍桌而起:“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场30万元的债务纠纷,迅速被录入“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平台”。依托这一平台,系统自动匹配了擅长经济纠纷调解的乡贤调解队。
次日,司法所干部带着《民法典》赶来,民警调出银行流水,乡贤林伯掏出泛黄的村规:“咱们祖训说‘人死债不烂’,可也讲‘冤家宜解不宜结’。”
调解团打出一套“组合拳”:民警解读《继承法》“限定继承”原则,亮明法律底牌,明确谢女士只需在遗产范围内偿债;乡贤翻出两家祖辈合建水渠的老照片,以乡情敲开双方的心门;水吉法庭庭长现场测算,提出“分期偿付+茶山收益抵扣”的折中方案,给双方一个体面和解的台阶。
夕阳西下,当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按下手印时,古榕树上新抽的嫩芽在微风中舒展。
这种“树根调解法”,就像古榕树的根系,深入乡土,今年已成功化解类似纠纷47起,诉讼案件同比下降55%。从家庭调解室的温情调解,到古榕树下的法理融合,小湖派出所不断拓展基层治理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