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来电,78万元险被骗
“客服”来电,78万元险被骗
晋江警方上门“击退”骗子袭扰
本报讯 近日,晋江警方凭借反诈预警和上门劝阻,成功保住了在晋江务工的张女士一家78万余元的积蓄,这可是他们20多年为儿子娶媳妇攒下的“老婆本”。
3月5日17时许,居住在晋江市青阳街道的张女士接到一通来自境外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平台客服”,告知张女士其开通了会员自动扣费功能,若不关闭,每月将自动扣除2000元。由于张女士平时常有在该平台购物的习惯,便轻信了对方,一步步落入骗子的陷阱。
骗子先引导张女士点击其发来的两个链接,下载两个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随后又让她登录某购物平台进行材料购买付款操作。
就在此时,晋江市反诈骗预警中心接到上级预警指令,获悉张女士疑似正在遭受诈骗。该中心民警立即通过反诈专线96110联系张女士,却发现其手机号被设置了呼叫转移。
面对这一情况,反诈预警中心民警没有放弃,一边持续拨打张女士的电话并发送预警短信,一边迅速与晋江青阳派出所联动。同时,社区民警争分夺秒,很快就在辖区的一处租房内找到张女士,及时制止了她进一步操作手机。
原来,在与骗子进行屏幕共享时,张女士查看、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的一举一动都被骗子看得清清楚楚。骗子引导她在购物平台上购买材料付款,目的就是套取其银行账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
“还好有反诈预警,民警也及时上门,不然要是按照骗子的引导把密码输进去,一家人的积蓄都要被骗光了。”张女士心有余悸地说。她银行卡里的78万余元,是全家人20多年的心血,是打算给两个儿子娶媳妇用的。
警方提醒:
张女士遭受的是典型的冒充客服类诈骗,常见的还有冒充微信百万保障、微信微粒贷客服,如果接到类似电话,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验对方身份,可以拨打反诈专线 96110或者拨打110 核实。在日常生活中,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同时,不透露个人信息和密码、验证码,提高防诈骗意识。 如果发现被骗,不要犹豫,第一时间报警,越早报警损失越有可能被追回。
(记者 叶华南 通讯员 张金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