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警”相随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2日讯 一犁烟雨伴春耕,不负春日好时光。在霞浦县阡陌交错的乡村道路上,一抹抹荧光绿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守护着农耕生产的平安图景。
2月中下旬以来,霞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针对春耕期间农用车辆集中上路、人员往返频繁等特点,通过“田间课堂”“案例警示”等举措,将交通安全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大爷,您这农用三轮车可以装载一些农用物资,但是后斗可不能载人啊!”3月3日,在松城街道墓斗村一路段,交警大队骑警中队辅警陈婷拿着宣传册,向菜农王大爷耐心讲解。霞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将“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与“一盔一带”“一老一小”等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有机融合,组织12名警力组成3支春耕服务队,每日带着便携式展板、方言宣传册深入农贸市场、田间地头和耕作集中区,用沾满泥土味的宣传方式,将交通安全课开设在垄亩之间。
“安全头盔与安全带,这两件看似平常的装备,却在关键时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2月26日,在牙城镇箩伍村街道旁的一处农用物资店铺门口,春耕服务队队员黄妃銮正一边向村民示范安全帽的佩戴方法,一边用霞浦方言讲述去年发生在邻村的一起交通事故案例——村民老刘驾驶摩托车在途经一处拐弯路段时,因车速过快翻入沟壑,未戴头盔的他头部撞到路边护栏,导致受伤严重。
“头盔和安全带是我们驾乘交通工具,遇到危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而言,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番带着烟火气的宣讲引发在场村民共鸣,刚买完种子正准备骑电动车回家的老陈下意识摸了摸头上的头盔。而在下浒、长春、沙江镇等地,针对农村地区时有农户酒后驾驶三轮车这一违法现象,春耕服务队的队员将宣传阵地搬到村头巷尾,通过设置模拟醉酒体验环节,向群众更直观地展示酒驾的危害。
“行走过程中感觉左右有点分不清楚,而且眼前的一切事物有重影,太晕了。所以说喝酒后千万不能开车,判断力确实是降低了。”下浒镇外浒村的老王戴上“酒驾模拟眼镜”,他手舞足蹈、晃晃悠悠地走完体验区后,向身边的村民分享了他的感受。而这种沉浸式的宣传,让村民在真实体验中加深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和感受,“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安全理念如春雨般渗入在场所有人的心田。
在做好常态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霞浦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还紧盯农村交通安全薄弱环节,加大对弯道、桥梁、坡道、临水、坑洼路段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完善急弯陡坡等事故多发路段安全提示牌、警示牌等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春耕物资运输安全畅通。
(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吴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