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罗法院雁石法庭用“头雁”精神守护一方平安

2025-01-15 15:57:46 来源: 福建法治报

在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雁石溪中,有一尊形似大雁的石灰石,多年来,当地流传着“神雁”攘除蝗灾、庇护民生的典故。而坐落于此地的雁石法庭,在代代相传的“头雁”精神引领下,发挥司法职能,守护一方公平正义,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司法公正的“暖心人”“贴心人”“有心人”。

做司法为民“暖心人”

2024年10月,张女士带着3岁的女儿走进雁石法庭寻求帮助。原来,张女士与陈先生半年前协议离婚,约定陈先生每月支付抚养费2500元,但离婚后,陈先生对女儿不管不顾,抚养费分文未给。村居法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陈先生联系,可陈先生态度模糊,试图逃避责任。

“你们的婚姻虽已结束,但血缘亲情是斩不断的纽带。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不会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 调解中,法官邀请张女士、村干部以及镇司法所调解员一同前往陈先生家中,耐心向双方阐释情理法。

经过多轮协商调解,在法理与情理的双重引导下,张女士与陈先生达成和解,约定抚养费标准,并签订调解协议。陈先生认识到错误,全额支付拖欠的抚养费。

2024年以来,雁石法庭的村居法官通过一次次努力,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村居的每一个角落,累计化解各类家事矛盾纠纷102起,成为百姓心中司法为民的“暖心人”。

做多元解纷“贴心人”

2024年11月,林大伯焦急地到银雁新城“和雁”诉非联动工作室,诉说自己被同村郭先生拖欠一万多元工资的遭遇。原来,林大伯在郭先生家承接装修劳务,工程完工后,郭先生却以“资金周转不足”为由,工资一直拖着未结算。

了解情况后,“和雁”诉非联动工作室迅速启动调处预案,邀请林大伯与郭先生面对面调解。雁石法庭熊盛贺法官仔细分析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给出清晰明确的法律意见。同时,工作室邀请熟悉村情的离退休村干部及镇人大代表参与调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郭先生同意按期支付装修款。

自2023年2月“和雁”诉非联动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邀请各方力量参与诉前纠纷化解,已成功解决100余起纠纷。他们将传统文化、公序良俗、村规民约等融入调解过程,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群众提供贴心的多元解纷服务。

做助企纾困“有心人”

2024年12月,龙岩龙雁经济开发区某化工企业的陈经理向驻园区法官工作室郑冬伟法官求助,称员工不遵守管理,擅自离岗,工作效率低下。郑冬伟深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立刻深入企业实地调研,找出问题症结。经了解,企业存在随意增加员工工作时间、未足额支付加班工资以及欠缴社保费等问题,导致员工怨声载道,工作积极性受挫。

“企业与员工是命运共同体,只有依法依规经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才能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法律的红线不可触碰,这不仅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企业自身负责。”郑冬伟以法律为准则,约谈陈经理,严肃指出企业在用工方面的问题。同时,雁石法庭针对园区企业用工的诉讼风险,及时向管理部门发送司法建议,指导企业完善劳动用工规章制度。对于一些复杂的用工纠纷,法庭及时与当地政府沟通,形成府庭联动的强大合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法庭的帮助下,该化工企业逐步整改,走上正轨。

近年来,雁石法庭驻园区法官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为园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成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有心人”。

(本报记者 邱玉香 通讯员 苏俊瑞 曹晓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