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公安局在实干中担当奋斗中有为
忠于初心 勇于实践
——漳州市公安局在实干中担当奋斗中有为
当孩子走失警铃响起,家长手足无措时,漳州市公安机关空地协同配合,迅速找到孩子;当被骗学生求助电话打来,恐慌无助时,漳州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止付、冻结、调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追回款项……
一个个发生在日常的鲜活例子,折射出漳州公安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2024年,漳州公安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锚定公安工作现代化目标,部署开展“漳州110”政治建警品牌建设、科技兴警和护航民营经济“好雨行动”、夯实基层基础“当窗计划”、集中打击犯罪“破竹战役”、加强队伍建设“化风工程”等多方面重点工作,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漳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
政治建警 用好作风铸就忠诚铁军
孕妇大出血,疾驰70公里送医;滚滚浓烟中,逆行火场救援;夫妻夜行不慎落水,民警涉水施救……一个个感人瞬间,是漳州全市公安民辅警“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得出来”的真实写照,也是漳州公安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直观展现。
对党忠诚是公安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是公安队伍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那么,该如何让队伍建设工作可持续开展?漳州市公安机关从“漳州110”精神传承里找答案。
红袖标,是“漳州110”区别于其他警队的鲜明标志,它不仅仅是一块鲜艳的红布条,更是一份崇高的信仰与传承。榜样是一种力量、一面旗帜、一座灯塔。漳州市公安局围绕“漳州110”精神,常态化组织“警营大讲堂”,深入开展政治教育、传统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创建“一法一校两基地,三馆三园四中心”(即推动地方立法促进发展“漳州110”,建设“漳州110”少年警校,“漳州110”新基地、“漳州110”研学基地,“漳州110”忠诚馆、原址馆、传承馆、警民园、廉政园、丰碑园、侦查中心、研究中心、训练中心、干部培训中心)铸魂育警新阵地,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源泉。
11月21日凌晨,芗城区下起了大雨。一男子骑乘电动车不慎摔倒,双腿被牢牢卡在小车底部。幸好,正在路面夜巡的“漳州110”警组路过发现了该情况。该警组下车查看情况发现救援难度大,遂上报指挥中心请求增援。之后,警组在事故后方拉起警戒线并为伤者撑伞挡雨,提供保暖衣物,等待增援。最终,110民警联合消防人员和医护人员将伤者救出,并送医院救治。
同“漳州110”民警一样为人民服务的民警,在漳州还有很多。这是“漳州110”精神的传承,也是楷模带来的力量。而该如何化风成俗,让这种精神融入到民警工作的日常中,成了漳州市公安机关着重考量的问题。
2023年以来,漳州公安深入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瞄准当前队伍存在的现实问题,全面实施“化风工程”建设。随着“每月一主题”“警察形象季”“六项规定季”“涉警安全季”等活动的开展,“化风工程”早已深入警心,融入每个民警的生活。
以此为抓手,漳州市公安局持之以恒强化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为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提供坚实保障。
以民为本 用担当打造高水平安全
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别比降24.4%、5.1%,全市刑事案件破案率、治安案件查处数分别比升4个百分点、5.8%,呈现“两降两升”良好态势……
这份数据背后,是漳州市公安机关维护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定稳定的真实写照。
群众痛恨什么就打击什么,群众不满意什么就整治什么。2024年以来,漳州公安聚焦民之所盼,强势开展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破竹战役”,通过专班支撑、一体联动,实现快速反应;通过“大兵团”行动、“铲链式”深打,实现靶向攻坚。而在开展破竹行动的同时,漳州市公安机关还结合夏季、冬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持续深化打击效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彰显公安机关严打违法犯罪、净化社会风气、守护人民幸福安宁的坚定决心。
除了全力打击违法犯罪,漳州市公安机关同样不遗余力地铸就防范金色盾牌。
2024年以来,漳州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体系建设要求,部署推进“当窗计划”,瞄准“外美里实”目标,一体推进全市派出所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
数据是成效最直观的呈现——2024年,漳州市公安机关以“当窗计划”为载体,部署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以“当窗计划”为牵引,创新全域巡防模式,全市范围共有群防群治队伍4.8万余人,实现了服务全域覆盖。
另一边,为增强服务发展力度,该局创新开展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好雨行动”。据统计,漳州市公安机关共出台护航民营企业24条措施,建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常态挂钩帮扶民营企业制度,设置警企联络点254个。
不久前,该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结算对账时发现较大偏差,遂到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芗赢”工作站请求民警甄别法律问题。最终,民警确认该案涉合同诈骗,帮助企业挽回损失200余万元。
一个“芗赢”工作站,折射出的是漳州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数据显示,“好雨行动”以来,漳州全市涉企警情、涉企案件、涉企矛盾纠纷数分别比降19.1%、17.2%、12.8%。
改革强警 用创新推动现代化警务
“漳州警航提醒各位小朋友放学请有序离开校园,过天桥时切勿嬉戏打闹、攀爬栏杆”“各位家长接送小孩时请佩戴好安全头盔车辆即停即走”……
2024年,每到开学季或节假日,在漳州市区各中小学,时常能听到此类提醒。这是漳州市公安局警航大队的“空中护学岗”。
该大队充分借助警用无人机高空视野广、视角灵活多变的优点,实时将校园附近盲区画面回传,配合路面“漳州110”护学警组,守护着孩子们上下学的平安路。
无人机的实战化应用,是漳州市公安机关科技兴警的真实写照。“无人机+”警务模式,更是漳州公安打造更具时代特征的现代化警务机制的成果。
2023年12月,漳州市公安局大力开展“科技兴警周”系列活动,以“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新警务理念为指引,在全市再掀科技兴警热潮。在这种热潮下,漳州警航队伍取得长足发展——2024年,该队伍全面参与路面巡逻接处警,出动无人机4550余架次,协助处置警情408起,进行反诈宣传649航时、亮灯巡逻11558航时,执行安保任务130余次,服务疏导人流、车流10万余次,实战应用能力明显提升。
科技赋能是这个多元时代的重要主题,对公安工作而言更是如此。然而,科技的力量该如何借助?漳州市公安局坚持把改革强警作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24年12月6日,由公安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赛项决赛在漳州举行。其间,漳州州市公安局龙文分局“数智‘护禾’创新应用”项目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斩获赛项一等奖。
“数智‘护禾’创新应用”借助智能化手段,对违法行为的精确预警和有效干预,龙文区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2023年10月项目运用以来,龙文辖区违法犯罪警情下降48.6%,成功拦截入漳流窜作案嫌疑人36人。
栉风沐雨、方有所成。在新征程上,漳州市公安机关始终不忘初心,不断构架符合实战需要、具有漳州特色的现代警务体系,不断塑造全市公安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守漳州平安,护万千气象,努力为谱写漳州新篇章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洪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