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公安全力护航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擦亮平安“底色” 绘就幸福“画卷”
——三明公安全力护航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打造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中心,警力得到释放,涉案财物实现保值增值,当事人露出开心的笑容;
开展“乡警返乡”反诈宣传活动,用乡音“唤醒”乡亲,辖区居民对身边出现的各式诈骗手段留了心;
构建“多警融合、有所分工、统一调度”的主城区融合用警勤务模式,见警率上升,出行的群众放了心;
开心、留心、放心……细微且珍贵,深植公安骨髓。2024年来,三明公安机关一步一个脚印,凭借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不断聚焦新型警务模式,加强队伍管理建设,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用汗水守望百姓平安,以誓言捍卫足下土地,全力当好护航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忠诚卫士”。
队伍建设 严管厚爱筑警魂
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公安机关对人才的培养更为紧迫。如何夯基垒台、铺桥搭路,让轮训实战成为民警成长的磨刀石?三明公安在这一年里交出了答案。
警心向党,永跟党走。三明公安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以“365”党建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三项任务”,做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互促互进。
首次举办的三明公安大讲堂上,三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柳建忠以《解构定势思维 激活实战意识》为题,分别从政治高度、人文温度、专业准度、执行力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实战妙招入脑入心的同时,初心使命也以春风化雨的形式更深地融入血脉灵魂。
此外,三明公安定期开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正警风、严警纪、树警威”等纪律作风大整治活动,推进警示教育廉政谈话常态化制度化,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行为规范。
传递“政能量”,打造“警之家”。2024年,在三明公安制定出台的一系列爱警暖警系列举措中,周五观影活动深受各县(市、区)民警的欢迎。2024年6月14日,第1期的周五观影活动预告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发出,民警纷纷响应。观影当天,供200多人同时观看的观影院中人满为患,不仅民警看得津津有味,坐在一旁的警娃们也沉浸其中。
“如果民警懂得了如何与自己的孩子和谐相处,警娃们也看到了父母身为人民警察的不易,那么播放这部电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三明市公安局机关党委民警施磊如是说。眼下,“周五观影活动”已经迎来第28期活动,观看人数达2000次。
科技强警 改革创新绘蓝图
2024年11月6日,三明城区一名刚出生10天的婴儿突发疾病,当时正值晚高峰,正驾车赶往医院的家属杨先生拨打“110”,希望得到警方的帮助。
三明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立即指令交警支队直属大队“铁骑队”,通过视频调度引导杨先生往车流量较小的路线行驶,并通过对讲机与附近执勤的铁骑队员联系,保障沿线道路畅通,仅用时14分钟便将车辆安全护送到医院。
时间回溯至同年2月,三明公安正式启动交警铁骑勤务,将主城区的巡特警、交警与派出所警力相互融合,建立“视频感知+专业力量+群防群治”的巡防模式,形成深度联动、高效集约、互为支撑的勤务模式。
从护送受伤老人就诊到安全送返迷路儿童,交警铁骑的组建很快成为守护平安三明的一道流动风景线。该勤务模式运行以来,主城区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8.4%,主城区街面可防性案件比降30%。
这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三明公安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三明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化大数据与警务实战融合应用,先后搭建实战应用模型1000余个,全市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同比大幅下降;
锚定“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责定位,将主城区进行网格划分,搭建由专职社区民警、支援民警以及社区干部等群防群治力量组成的网格多元管理体系,推动建立“桃源义警”、红袖标、警保联勤等群防群治队伍,构筑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巡防格局;
联合市法院、检察院、财政局及投资发展集团等打造三明市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中心,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降低司法行政成本、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实现多方共赢。自运行以来,已接收刑事诉讼涉案财物8万余件,释放警力210余人,节约财物管理行政成本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