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铁路公安处宁化车站派出所设立护学岗——让“复兴号”成为安全“校车”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31日讯 南方初冬,寒意悄至。12月29日周日上午9时,父母对孩子的衣服薄厚不放心地一再检查,叮嘱、鼓励、告别声萦绕在清流县灵地镇杨源火车站进站口外。背着书包的孩子三两结伴,穿过车站安检,与福州铁路公安处宁化车站派出所护学岗民警亲切地打过招呼后,坐到站内学生候车室内……
这样的画面每周五、周日在杨源火车站与清流火车站交替发生着,宁化车站派出所的护学岗民警也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近300名初高中学子搭乘着铁路列车,安全往返家校。
路地联动共护通学路
孩子们为啥坐着火车去上学?
在清流县,不少如灵地镇的乡镇没有设立初高中。先前,学生求学往往只能选择乘坐中巴并换乘公交,沿着盘山县道近3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改变发生在2021年9月30日。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宁化、清流等闽西革命老区不通铁路的历史。随着铁路建设,求学路随之缩短了1个多小时,周日乘着“复兴号”K8752次列车上学,下个周五坐着“绿巨人”C875次列车回家,成为灵地镇杨源村与附近3个镇、1个乡学生的普遍选择。
警力前移一步,治安稳定一分。了解到沿线学子乘车需求,福州铁路公安处宁化车站派出所应势成立“宁化铁警护学岗”。综合分析学生群体通学客流高峰特点,在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派民警前往清流、杨源车站护学,增派民警跟护列车,站与站间护乘民警“面对面”交接护送,确保学生安全。
“我也想让娃坐火车上学,但是坐车到了站,还要换乘其他交通工具,这段时间的安全要怎么保证呢?”10月27日,民警黄宜宣同灵地镇灵地村支部书记入户开展“宁化铁警护学岗”活动宣讲时,村民黄大叔向民警提出了心中的疑虑。
在成立护学岗之初,宁化车站派出所经过充分预想,主动协调学生群体就读学校建立《警校协作护学工作机制》,实时掌握学生通学动态。协调公交及出租车公司建立《警企协作护学工作机制》,视情加派出租车与“微公交”,设立通学交通线上预约等方式,全方位确保学生群体通学路程顺畅。
强化路地联动,对接清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交警部门,落实对学生群体交通工具转乘护送的“无缝街接”,切实扫清通学路途治安“真空区域”。
宣讲后的当周下午,黄大叔陪着女儿体验了一次从购票、乘车、转车等通勤流程,下车后,还有民警帮忙线上预约“微公交”预留座位,一路顺畅,平安抵达。自此,黄大叔每次将女儿送到杨源火车站,将孩子交给民警后便放心离开。
乘坐火车成了黄大叔女儿上学的第一选择,护学岗民警也成为父女俩熟悉的朋友。
护学更护铁路沿线安全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从古田转战赣南行军途中写下的《如梦令·元旦》一词。”近日,在学生候车区域,宁化车站派出所民警开讲“铁警小课堂”,候车学生专注听着、频频与民警互动。
这是宁化车站派出所开展护学工作的又一巧思。该所协调铁路企业,在车站专设了一间学生候车室。在候车室内,规整摆放着一张张课桌椅,以供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自习。
列车检票前10分钟,护学岗民警便会将候车学生召集起来,开讲“铁警小课堂”,为学生讲解宁化本地红色文化、铁路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条文。既可以提前将学生集中起来防止误乘,又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与此同时,宁化车站派出所同县教育局协作,走访清流县第一中学、实验中学、城关中学等学校,组建“警校家”三方微信群。在便于通联学生出行情况同时,民警还会定期开展线上思政、铁路安全的“云课堂”。
“廖警官,你们的小课堂真不错,我家娃娃都是你们的宣传员了。”近日,清流县龙津镇供坊村村民李大爷对正在巡查线路的民警廖伟强说着。原来,李大爷先前自家水田缺水,由于水田靠近铁路,铁路栅栏网内有条水沟,李大爷便想着翻入栅栏网接根水管把水引出来。孙子小李连忙劝住李大爷,并说明“小课堂”上民警宣防的线路安全知识。李大爷听后,笑盈盈地牵着孙子离开了铁路栅栏网边,进去引水的想法就此作罢。
“通过线上线下课堂教育引导,学生们自觉成为线路‘小小宣防员’,让线路工作更好开展,群众安全更有保障。”巡线途中,廖伟强说道。
护学更护沿线安全,这是宁化车站派出所的护学工作初衷。工作开展以来,该所护学岗相关举措得到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黄宜宣被清流县城关中学聘任为法治副校长。乘车学子的红色理想、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沿线群众安全感、满意感、获得感更有保障。
护上学路更护成长路
10月19日,黄宜宣在候车室巡逻时注意到,学生候车室内有两名学生正激动讨论着题目,便好奇地凑上前去加入讨论。解答完题目,学生与黄宜宣露出欣然笑意,滔滔不绝聊起天来。
经交谈得知,学生小罗的父母一直在深圳务工,小罗从小便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解到此情况,黄宜宣与小罗拉钩相约,周日便去小罗家看他。
到了周日,黄宜宣提着棉被到了小罗家,小罗和爷爷早已在门口等候。
“看吧,我就说我的警察朋友会来看我,他们是警察,说到做到。”见黄宜宣到来,小罗兴奋地对爷爷说道。
交谈中,小罗爷爷对民警倾诉了他的苦恼:平时忙着农活,他文化程度也不高,对小罗最近成绩下滑十分焦虑。
黄宜宣回忆梳理自己上学时的学习经验,并罗列一系列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建议。在黄宜宣的耐心引导下,小罗表示会按照建议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状态,争取把成绩提高。黄宜宣与小罗相约,下次考试完再去家访,共商学习“大计”。
护好上学路,更要护好成长路。在常态化开展护学工作的基础上,该所民警结合同学校、村镇及周围群众的走访摸排情况,关注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帮扶情况,建立《护学岗重点帮扶人员名册》,目前在册重点帮扶学生家庭5个、结对帮扶学生人数8人。
针对掌握的情况,该所民警定期家访跟进家庭动态,整合企业、学校、村镇等社会资源,串联爱心企业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共同为铁路沿线留守儿童、困难家庭营造一个充满关爱与温暖的环境。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许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