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法院东湖法庭打造“一地一品”诉非联动网络
榕法寻“枫” “湖”光锦绣
——连江县法院东湖法庭打造“一地一品”诉非联动网络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7日讯 从“一张白纸”到“一份蓝图”,从初具雏形到产业集聚,再到建起“一座新城”,贵安新天地、福州现代物流城等现代化新城应运而生、灿然崛起,在连江县东湖片区闪耀着绚丽前景。
近年来,连江县法院东湖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辖区产业发展特点和发展优势,打造“一地一品”诉非联动网络,探索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解纷机制,绘就了锦绣多彩的美丽“枫”景,2023年诉前纠纷化解数量达260件,占同期法庭案件受理数的36.2%。
群众的情绪调节中心
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连江县潘渡镇内,近年来,来此购房置业、休闲旅游人数迅猛增加,辖区常住人口从原来的1.8万急剧增加到近10万人,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以上。其中,仅贵安新天地社区业主就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
人员流动量大,来源复杂,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类矛盾纠纷频发,且呈现出多元型、复合型、涉众型、跨行业等特点。连江县贵安诉非联动中心在此背景下成立了。
作为全省首个乡镇诉非联动中心,可以实现为当事人提供立案、调解、庭审“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通过“专职调解员常驻+法官协助指导”的“黄金搭档”调解模式,并联合司法局、派出所等单位开展联动调解,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实现纠纷化解提速、便民。
近日,中心收到一起装修工人意外坠亡案件,因案件过于复杂,中心常驻调解员迅速联系法官介入指导。
原来,尹某夫妻买了一套别墅用于退休养老,并在一家家具厂定制了家具。家具厂老板吴某指派曹某第二天运送家具。但因曹某另有安排,曹某夫妻决定当天晚上将家具送往别墅。但别墅大门紧闭,曹某妻子在翻墙过程中失足坠落死亡。
因曹某、吴某、尹某夫妻就赔偿问题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不断升级激化。为及时妥善化解该起纠纷,连江法院贵安诉非联动中心迅速启动联动调解机制,邀请派出所民警、调解员展开联动调解。
“大家先喝杯茶,不要激动,听我说几句。”调解席上,法官先耐心安抚各位的情绪,随后向曹某解释了承揽与雇佣之间的区别,理顺了曹某与家具厂之间的关系。
在经过两天的充分释法析理,说明责任,舒缓情绪工作后,三方终于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尹某夫妻同意赔偿50万元,吴某另行补偿5万元,并签订调解协议。本起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物业服务纠纷、邻里噪音纠纷、旅游合同纠纷……层出不穷的新类型、新案件,不断考验着法官、调解员,也迅速提升了纠纷化解能力和水平。贵安诉非联动中心自成立以来,成功化解纠纷270余件,占同期东湖法庭案件受理数12%,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一次解决,切实让正义提速,让群众减负。中心成功的调解经验得以迅速复制推广,多元调解之花在连江绽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垂直贯通,山海双维水平推进”的诉非联动新格局。
大山里的法治“枫”景
小沧畲族乡位于连江县西北部,是连江、罗源、晋安三县区交界的边远山区,是全省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乡,共有畲族人口两千多人,占乡总人口的2/3。
“小沧坐拥绿水青山,但去往小沧的路弯多路窄,交通并不方便。为了更好地便利群众的司法需求,今年3月,我们在这里设立‘石榴籽解纷中心’。”东湖法庭庭长曾沁微笑地说道。
几天前,石榴籽解纷中心就通过调解平台远程调解一起离婚纠纷。
老刘夫妻原本都在小沧幸福地生活,后为了提高家庭收入,老刘得妻子老郑外出务工。多年来,双方因聚少离多,感情出现裂痕,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离婚意见,人在外地的老郑将离婚材料邮寄到了法院。
法院在收到老郑的起诉材料后,留意到双方是小沧畲族乡的村民,将纠纷委派给“石榴籽”解纷工作中心,由中心特邀调解员雷祖华开展诉前调解。
调解员借助相邻之情,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分别与双方电话联系开展耐心调解,由于双方离婚意愿都很强烈。经充分沟通协调,双方初步达成调解意见,调解员老雷运用在线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调解,平台一端是调解员和当事人老刘,一端是法官,另一端是当事人老郑。虽然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却通过一根线将大家串联在一起。经过法官的专业指导,调解员的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离婚调解意向,双方自愿离婚,老郑当场补偿老刘1万元。
从群众走进法院,到法官走入群众;从坐堂审案,到去群众身边解纷,东湖法庭正不断探索解纷新路径,让群众矛盾减少,纠纷化解,内心获得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