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福建监狱再次擂响战鼓!

2022-04-12 15:35:41 来源: 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12日讯 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病毒的较量中,在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党委的号召带领下,我省监狱民警职工在各自岗位上砥砺深耕,奋楫笃行,锚定目标任务,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省女子监狱三监区封闭执勤的带队领导丁晓清向新民警传授队伍管理经验

他们站在防疫“第一线”

为了把病毒隔离在监墙以外,守住这片净土,我省监狱民警职工开启一轮又一轮的封闭执勤,他们坚信,阳光终会冲破阴霾。

闽江监狱志愿服务队为一线民警配送物资

为实现构建疫情防控“桥头堡”的目标,省建新医院专门成立隔离病区,用于接收新入院的隔离病犯。隔离病区自成立后就满负荷运转。“这里入住的病犯从17岁到85岁,病情各异。”医院三大科室的骨干医师共同参与到病区的诊治工作中,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开辟了网络和电话会诊通道,病区团队实现了“零确诊零疑似零事故”安全目标,出色完成防疫屏障的任务。

省建新医院隔离病区医护人员询问病犯身体状况

一手防疫情,一手抓改造,今年3月,省内遇到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再次“超长待机”的他们依旧冲锋在前。省女子监狱一监区副监区长张云曾经连续封闭执勤超过2个月,抗疫两年多来,疫情几经反弹,多次延长封闭执勤她都赶上了,有着丰富的战疫经验。“一监区有多名民警和我一样,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闭执勤,我们这个团队是有战斗力的,过去我们能顶得住,这次也一定行。”省女子监狱三监区封闭执勤的带队领导丁晓清再一次面对“超长待机”,临危不乱,带领10名党员民警“树旗帜强引领,亮身份做表率”。连日来,她风雨无阻、行路匆匆……“丁委员沉稳的心态和统筹协调的管理,给大家伙儿打了强心剂,吃了定心丸,危难时刻,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撑起监管安全的重担。”三监区民警亲切地称丁晓清为“丁”海神针。

他们携手书写疫线“情”

他们眼里的坚守,是执勤路上的相互鼓励;他们脚下的步伐,是抗疫路上的并肩前行;他们话语中的爱意,是无怨无悔的默默支持……

在榕城监狱有许多这样的家庭:狱政科民警林海兵、一监区民警岳武亮、二监区民警傅兴鸿和蔡长春、七监区民警张友勤,他们与同为监狱民警的爱人携手作战,以双倍付出书写双警风采。监狱医院副院长陈明煌和十二分监区民警李元胜的妻子都是社区负责人,她们连续多日奋战在社区流调、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一线,有时甚至通宵在岗,只能将孩子留在家里,大娃带二娃;监狱二监区专职纪检委员陈崧和十七分监区民警孙清权的妻子都是医护人员,均被抽调支援全民核酸检测,已经连续几日没有回家……虽然防控疫情的岗位不同,但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一份责任,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

福州监狱十分监区民警吴灿煌与服刑人员谈话

“爸爸,你怎么这么久还没回来,我们都很想你了!”看着视频中的女儿,福州监狱十分监区民警吴灿煌的泪水湿了眼眶。“爸爸不仅是你的爸爸,也是监狱警察。”由于吴灿煌家在泉州,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进入封闭执勤后,夫妻见面次数更是寥寥无几,孩子由妻子独自照看。

“我在封闭期间好好工作,回去后家里的事交给我。”疫情期间,福州监狱十一分监区副指导员蔡志军一直坚守在执勤一线,与妻子就像两条平行线,难有时间见面团聚。他将牵挂埋在心底,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坚守的动力。

福州监狱十一分监区副指导员蔡志军指导服刑人员对监内进行消杀

“你刚执勤回来,要不换下批再进监吧!”“现在疫情严峻,分监区警力紧张。”泉州监狱民警薛振刚执勤完回家,就接到监狱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他决定主动请缨重返工作岗位。妻子担心他连续上班,身体承受不住,劝他多休息几天。身旁的儿子见爸爸又要离开家连忙问道:“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来?”薛振愧疚地摸了摸儿子的头说:“爸爸这次可能要去很久。”第二天,当薛振拿着行李箱准备出门时,看到儿子写的一张小纸条:“爸爸,我爱你!”瞬间,他眼眶湿润了……

他们薪火相传守护安全

无论他们是老大哥,还是“新兵蛋子”,又或者是正值壮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监狱人民警察,疫情面前,他们同心同力在各自岗位上共抗疫情。

漳州监狱二十分监区的四级高级警长马爱平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老马”。作为一名老党员,马爱平主动请缨,抱着“抗疫必胜”的决心和“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成为抗疫前线的第一批“逆行者”。“警官,我号房的一名服刑人员身体好像不舒服,怎么叫都叫不醒……”一天凌晨,马爱平所在分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在睡梦中陷入昏迷。情况危急,马爱平在警报拉响的第一时间冲入号房,了解病情,组织人员抢救,短短数分钟内就将突发疾病的服刑人员送到医院就诊。因送诊及时,该服刑人员成功脱离了危险。

闽西监狱八监区民警林泽剑对监舍走廊进行消杀

闽西监狱八监区民警林泽剑去年刚入警,做的虽然是检查信件、拨打服刑人员亲情电话这样的小事,但作为“新人”,他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个服刑人员的家庭变故。面对陷入改造困境的服刑人员,他全程参与教育引导,终于让这名服刑人员走出悲伤,重新投入改造。这个父母眼中的大男孩,因为同事参加培训主动请缨连续执勤,经历了两次暂停换防,封闭执勤长达28天。两次的延期下班,近一个月的执勤,对有两年抗疫经历的老民警都是不小的挑战,可他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管理条例,用提升各种业务充实自己。

“疫情就是命令,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守护好监狱的安全。”武夷山监狱“山鹰”特警队中队长余闽说道。作为监狱执行机动警务、处置突发状况的“尖刀”力量,“山鹰”特警队从清晨服刑人员队列现场巡查,到翌日凌晨驱车监内巡逻,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战线上。除了做好平日工作外,“山鹰”特警队还担起了联通内外的重任,用行动和担当,确保监狱在疫情防控期间正常运转。

他们为一线民警保驾护航

疫情无情人有情,守望相助显真情。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复杂严峻形势,在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从优待警的号召下,监狱民警职工自发组建了一支支志愿服务队,用实践行动为战疫一线民警护航。

闽江监狱志愿服务队自觉承担起民警个性化需求物资的无缝对接、快速转送任务。队员们将来监物品检查、分类、静置24小时后张贴标识,尽快分送到封闭执勤和集中备勤的民警职工手中,尽最大努力让一线的民警职工安心执勤和备勤。

“爸爸,老师刚刚通知,我明天不能去学校上课了,因为外婆是从泉州过来的……”电话那头的孩子急哭了,正在监区执勤的省未管所五管区十五分管区民警谢建民连忙安抚孩子。谢建民的爱人作为医生正在一线抗疫,就在谢建民发愁之际,监狱启动了帮扶机制,帮扶小组民警张元带领着小朋友预约做核酸。3天后,电话又一次响起,这次是报喜的:小朋友因检查无异常,接到了学校的复学通知。

“晶晶,你妈妈到古田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急性胆囊炎,并且有排血症状,医生建议马上转诊福州大医院,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赶紧回来!”榕城监狱八分监区副分监区长倪晶晶接到妻子这个电话。“怎么办?出去?分监区只剩下3位兄弟,换防时间未定,他们顶得住吗?留下?爸妈怎么办?”彷徨,犹豫,一边是尽孝,一边是职责,倪晶晶难以抉择。监区长李进全得知后,立即向上级报告,监外备勤组迅速联动投入到一场救助接力中。6个半小时、跨越100公里,倪母在监外近10人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入院,倪晶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他们是服刑人员的“定心丸”

全国多地暴发疫情,服刑人员家乡的疫情怎么样?服刑人员家人的生活有没有保障?疫情期间,服刑人员情绪波动较大,民警们给服刑人员服下“定心丸”,有力促进监管改造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漳州监狱一监区三分监区刑执管教民警吴嘉棋在“疫”线蜕变成长。疫情防控期间,吴嘉棋积极探索服刑人员管理新模式,第一时间开展新冠疫情专题教育,普及防疫知识,组织服刑人员拨打亲情电话。“虽然工作压力加大,但也更能考验自己。在特殊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事强压力的工作,是一种挑战,也能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闽西监狱二十二分监区副分监区长王炳枋是泉州人,深知疫情一定也牵动着不少泉州籍服刑人员的心。为此他以“‘泉’力以赴,国泰‘闽’安”为主题,组织闽南籍服刑人员举办祈福会,口号便是家乡话“平安无代志(平安没事情)”。会上,王炳枋谈到了泉州疫情现状、国家救援、物资保障,甚至坦言母亲、妹妹一家就在泉州丰泽封控区。既有大国防疫的民生情怀,也有小区隔离中的家长里短,一桩桩、一件件抚慰了服刑人员“关心则乱”的情绪。

泉州监狱民警讲师、一监区副教导员何军精心准备《认罪悔罪专题教育》课件材料,通过视频讲座的方式,教育引导服刑人员在疫情期间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积极改造,并告诫全体服刑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要从源头、本质、基础上抓改造,加强认罪悔罪的思想自觉,同时学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这些只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监狱民警的缩影,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双战双胜”的目标,福建监狱民警职工克服着大大小小的困难,在自己的岗位默默付出,奋力构建起高墙抵御疫情的坚固防线。

(本报记者 谢伟英 福建长安网记者 陈晓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