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警方盘点元旦假期诈骗警情
不要轻信轻松赚钱的“项目”
元旦三天小长假转眼就过去了,这三天里,却有那么一群人,上了骗子的圈套,在元旦假期中被骗了。1月4日,厦门警方盘点了三天小长假期间的诈骗警情,并通过典型案例,提醒市民群众注意防范交友投资骗局。
2020年12月29日,厦门市民吴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下载了一个叫“悦享”的投资APP。“我朋友说这个平台里只要‘投资项目’,就可以赚取相应的‘利息’”吴女士回忆,她在APP上注册成功后,发现上面有不少投资“项目”——投资大学体院馆建设,投资6000元,每天有119元利息;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投资12000元,每天有295元利息;投资中心城区水源建设,投资30000元,每天有600元利息。更诱人的是,除了高额的利息外,这些投资资金都可以随时提现。
开始,吴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往APP上充值了6000元,投资了“投资大学体育馆建设”。次日,吴女士查看账户,不仅没有收到“利息”,连提现也不行,便赶紧咨询了“客服”。“因为您还不是会员,系统未开通‘提现’功能”,对此,“客服”表示,吴女士要再缴纳5000元的“会员费”,才能“提现”。可当吴女士向对方指定账号转了5000元后,发现仍然没办法提现。这时,“客服”又以她投资“项目”金额较少为由,让她再投资一个“项目”,才能正式开通“提现通道”。
2021年1月1日凌晨0点26分,吴女士又往APP上充值了12000元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前后共转了23000元后,吴女士却发现该平台无法登陆了。1日凌晨1点34分,意识到被骗后,吴女士赶紧拨打110进行报警。
“吴女士遭遇的是典型的杀猪盘诈骗。”警方分析,骗子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与受害者交流,通常以有项目可以投资赚钱(工程项目、影视娱乐等),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再多次以缴纳保证金、验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者反复转账汇款。
记者了解到,除了本案中的交友投资骗术外,此外元旦三天假期中网络贷款和冒充客服骗术也呈现多发的态势。据厦门警方统计,节日期间(1日——3日)厦门全市接报的电信网络新型诈骗警情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贷款(20起)、冒充客服(11起)、交友投资(8起)。其中,在网络贷款骗术中,受害者以男性居多,而诈骗的说辞多以“输错银行卡卡号导致账号被冻结”为由,让受害者缴纳“解冻费”;在11起冒充客服骗术中,有6起是冒充贷款平台客服以“需注销在校期间校园贷款账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为由实施的骗局。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推荐的快速轻松赚钱的“项目”,也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不向不明APP充值。有任何疑问拨打96110反诈劝阻专线进行咨询举报,一旦被骗立即拨打110进行报警。
(记者 叶蔚蓉 通讯员 洪恒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