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书记和贫困户的“蜜茶情”

2020-09-03 10:46:56 来源: 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3日讯 秋意渐浓的山区,在错落的梯田上,黄澄澄的稻子享受着骄阳;在蜿蜒的乡道上,淌过黄泥水吸饱粉尘后,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的越野车,终于在距离龙岩市区180多公里的武平县桃溪镇洋畲村停歇。9月1日,记者实地采访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驻村第一书记蔡军的扶贫故事时,知晓了他和已脱贫的村委刘成生的“蜜茶情”。

“投入这么大,谁能保证赚钱,我可是过够苦日子了!”2017年底,新上任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蔡军就遇到了烫手的“山芋”。他得知在不久前的村两委班子会上,村里提出扩大养蜂合作社的“长远发展蓝图”时,就被村委委员、养蜂能手、致富带头人刘成生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时值寒冬,又无月色。借着狭窄村道一两家小店和手机的灯光,蔡军摸黑来到村口刘成生家中了解情况。刘家是省标贫困户,靠着危房改造项目,住进了一层的砖混新居,但是家里仍十分简陋。因为跟村干部有不愉快,所以对蔡军的“说客”之举,颇为不耐烦。

刘成生是何许人?他是个不幸的人。从小失去左手,家境贫困,性格自卑敏感,用他的话说:“自己走在路上,头都抬不起来。”2003年外出打工的他回到家乡,因为没文化,身体残疾,不善经营,多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很上进,参加养蜂培训班,电商培训班,自学农技专业的大专,成了村里养蜂致富的“第一人”。“脾气倔,说话直,得罪人,但没私心,会说真话。”这是村民对他的评价。这些情况蔡军在来访前就做足了功课,对说服他也是颇有信心。

“我当兵退伍,在中院法警干了二十多年,说话比你更直,脾气比你更冲……”蔡军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拉着他坐下来聊天。蔡军有声有色地讲起自己驻村蹲点的经历,如何为贫困户脱贫争口气,对村干如何拧成一股绳的见解。

“要想被认可,先要被别人需要,面子是自己挣的。”蔡军的话更让刘成生有了触动打开话匣子,说到受穷的苦,他眼角湿润,不自觉地落泪,一番恳谈后,卸下了刘成生的思想包袱。聊天间隙,蔡军喝了一杯刘成生自产的“蜜茶”(武平绿茶和蜂蜜调制),清香沁人,口感俱佳,他当即下了一个大单:购买50斤蜜茶。

“对政策把握不准,资金缺口大,产量和销路都是问题……”蔡军的夜访,摸准了刘成生不自信的根源:扶贫要扶志。“镇里出台了蜜蜂养殖激励性扶贫政策,我在这里驻村就是为了对接最新的扶贫政策,脱贫不脱钩,对你的帮扶政策不会变的,资金和销路我们都会帮你跑,你尽管放心干。”2018年春节前,蔡军在市中院捐赠的路灯的照明下,第二次夜访刘成生家告诉他,通过市中院的大力支持,500斤的蜂蜜被蔡军的同事们抢购一空。这个好消息让刘成生对这个真抓实干的“扶贫书记”刮目相看。一杯热气腾腾的蜜茶已经端到到了蔡军面前。

从最初的20箱,到现在的200多箱蜜蜂;从一个人单干,到成立洋畲养蜂专业合作社,再带动周边30多户贫困户脱贫,应邀到镇里开设养蜂技术培训班……随着产业的壮大,生活条件的改善,不断钻研学习扶贫政策,脱贫后的刘成生逐渐摆脱自卑敏感的过去,变得自信开朗,从村里的贫困户蜕变成为扶贫协理员,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整理资料,对接教育、医疗、补助等工作,村民有什么事也会主动联系他。

“我驻村后,就发现他就是缺少自信,不善与人沟通,就多次找他聊天谈心,逐步交办他能上手的工作,把他推到镇里、县里教别人养蜂技术。事情是更多了,但是被大家肯定,取得一定的荣誉,他的自信心就提上来了。”蔡军介绍说,如今刘成生正在申报福建农林大学的养蜂专业的培训学习,已经连续三年被县养蜂协会评为优秀蜂农,并在县残疾人养蜂技能大赛中夺奖。

“都是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让我能办小额贷款,扩大规模;又有蔡书记他们的大力支持,我才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现在的我还能帮助别人,能在村里抬头走路。”记者在挂着武平县洋畲养蜂专业合作社牌子的刘成生家中听着他的介绍,看见他的房子已经加盖到了两层半。“等再卖出几批蜂蜜,我就能简单装修下房子了。”刘成生满怀信心地憧憬道。

在刘成生家大厅,蔡军和同事喝着清甜的“蜜茶”和刘成生围坐聊着村里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而院子外,是数个蜂箱起起落落着忙碌的蜜蜂;山脚下,是层层叠叠的金色稻田,连成片的瓜果种植基地,不少兴建中的新居正在施工中……这一切无不诉说着“蜜茶情”里专属于洋畲的脱贫故事。

(本报记者 陈章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