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18-05-21 08:26:06 来源: 福建法治报

在召开全国首例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解决了历史遗留的4000吨生活垃圾堆放问题后,长乐检察院再次组织圆桌会议,这次要解决的又是什么问题?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21日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现在走在市场里,感觉干净有序多了,还有专业设备、专人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我们买菜也放心多了!”如今,在福州市长乐区的农贸市场,常有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昔日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井然有序,这些变化源于长乐区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前的一次圆桌会议。

“当时我们走访了多个农贸市场,发现市场内都没有专门的快检人员,即使有检验设备也是蒙着厚厚的一层灰,看上去很长时间没用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李茂泉回忆道。

去年10月初,长乐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称部分农贸市场存在卫生管理混乱、果蔬上残留农药、水产品中抗生素超标等情况。

餐桌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市民、每一个家庭。谁来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长乐区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长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在辖区内开展对食品市场流通监督管理的专项执法检查,严格把好食品流通安全关。同时,督促交易市场开办者落实好对流通环节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或快速检测的工作,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定保障该项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交易市场的食品安全。

检察建议引起长乐区市场监管局的重视,该局迅速制定并向检察院反馈了整改方案。然而,整改农贸市场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相关单位、团体及市场主体等社会各界的配合,仅凭一家之力,能否整改到位?整改时间又要多久?

“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调动大家积极性,从根本上树立责任意识,并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地实现餐桌安全。” 长乐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诗端告诉记者。

去年10月16日,长乐区检察院组织召开了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协会、市场开办者等代表参加。参会代表们在听取情况汇报后,纷纷发表整顿意见和建议。

圆桌会议结束后,长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在相关单位的配合下,指导和鼓励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大型连锁商超等配备快检设备,开展自检。“要指定专人管理,建立检测记录,特别是针对当前存在问题较多的水产品兽药残留、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等问题,要开展针对性抽检。”长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管理科科长林小红说。

几个月过去了,整改的效果如何?今年4月以来,长乐检察院民行科检察官连续一个多月对各农贸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的快速检测情况进行实地回访,发现效果显著。“现在各农贸市场内基本都已配备了设备,快速检测员也已培训上岗,每天对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检测。”李茂泉说。

此外,长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定期开展“你点我抽”活动。活动当天,群众可以随机选择产品,让该局进行快检。“前几天,我自己也买了两条鱼做检测,检测结果良好。食物安全有了保障,自己也倍感欣慰。”长乐检察院民行科检察官陈永铈对记者说。

一场诉前圆桌会议,化解了群众的顾虑,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通过这场诉前圆桌会议督促市场监督局精准履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避免了浪费诉讼资源。”长乐区人大法制工委主任陈舒感叹道。

其实,这并不是长乐检察院第一次利用诉前圆桌会议化解难题。早在2017年9月29日,该院就召开了全国首例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督促该区某镇清理了一个历史遗留的4000吨生活垃圾堆放问题。在圆桌会议结束后,该镇政府在相关单位积极配合下,将垃圾清理完毕。

(本报记者 吴怡星 通讯员 黄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