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泉州市如何谱写创新治理新篇章

2018-02-23 08:26:28 来源: 福建法治报

激活“小细胞”铸就“大平安”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23日讯   泉州市,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这是一座文化之城,历史之城,更是一座平安之城。

2017年以来,泉州市平安建设再升级,注重社会治理创新和长效机制建设,全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谱写了平安创建新篇章。2017年9月,泉州市连续第5届荣获中央综治委“2013-2016年度全国综治优秀地市”表彰,同时连续第3届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构建“一纵三横”E治理体系

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创新”二字是2017年平安泉州建设的关键词。泉州市将2017年确定为“智能化建设推进年”,着力构建以网格化信息平台为支撑的“一纵三横”E治理体系建设。

“‘一纵’,即以网络应用贯通到村(社区)、单元网格全覆盖,实现服务管理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泉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徐义平介绍,三横的“第一横”,即以全市统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关联市级层面的信息平台或信息系统;“第二横”,即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融入包括流动人口、消防、环保、食品药品监管、司法送达、重点青少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职能工作的应用模块;“第三横”,即通过泉州E治理APP、平安泉州微公号,建立指导培训、积分奖励、星级评定机制,激活网格员、平安自愿者等基层治理细胞,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在巩固提升已有信息化项目基础上,泉州市还在政法综治系统部署开展“十大创新项目”。其中,泉州市中院建立的执行远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在全省最早实现司法查控系统与住建部门全覆盖对接,有效破解“执行难”问题;泉州市检察院的侦查活动监督平台对侦查监督事项精细分解、全程监督、类案分析,提升对侦查活动监督的层次和整体性;泉州市公安局的二维码门楼牌推广数量居全省首位,在全省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此外,泉州市创新推出“网格化+职能应用”服务管理模式,“网格化+司法送达”“网格化+环保监管”“网格化+消防安全”“网格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等模式逐步得到深度应用和推广,实现了服务民生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全国首创的“网格化+司法送达”平台,成为全国20个司法改革典型之一,破解了送达难尤其是异地送达难的问题。

打造“雪亮工程”升级版

铺开天罗地网创平安

“唉!”1月3日,随着一声叹息,李某、龚某被晋江警方依法刑拘。

李某和龚某驾驶一辆改装商务车,携带多个假牌照,疯狂盗窃停放在公路边大货车、大型挖掘机油箱内的柴油,二人以这种手段在泉州的晋江、石狮以及厦门、漳州等地作案14起。在该起案件侦破过程中,视频监控起到关键性作用。

2017年,泉州市在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的基础上,继续将“雪亮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造升级版的“雪亮工程”。

去年以来,泉州市新建整合治安监控、智能卡口、电子警察等图像视频采集渠道,并辅以无人机、4G图传系统、wifi采集、人像卡口等前沿科技。推进视频监控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并深化交通运输、医疗、金融、校园、物流寄递等重点单位视频监控整合联网工作。

同时,自主研发智能感知大数据平台,融合视频监控、过车数据、人像数据、电子数据等公安数据,引入视频智能识别与解析等新兴技术,实现对海量视频、图片的大数据智能分析、检索、关联,推动公安工作由事后打击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

“雪亮工程”照万家,天罗地网创平安。如今,“雪亮工程”深度应用于泉州市社会治理、服务民生、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等方面,一张牢不可破的安全防护网在泉州市铺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