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平安厦门的新力量》(下)

2017-12-30 09:17:00 来源: 福建法治报

“最强大脑”无微不至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1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30日讯    “最强大脑”的学名叫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它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成的集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于一体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

上文介绍的有63.2 万志愿者注册的“厦门百姓”App 只是“最强大脑”的前端之一。除了志愿者主动将可疑情况拍图上报,待部门核实外,平台还可将“厦门百姓”App群防群治力量进行定位,掌握他们的实时位置和活动轨迹。当有警情发生时,可以像打车软件平台那样,就近“派单”,提高志愿者“抢单率”的同时,还提升警情的处置速度。同时,志愿者所有有效的服务行为都会有相应的积分,并会被纳入个人诚信体系。

作为“厦门百姓”App的指挥中枢——“最强大脑”构建在政务专网上,后台设置在厦门信息中心,前端延伸到全市政府、公共服务企业等73 个部门,直接对接110 警情、阳光信访、数字城管、各区网格化平台等39 个专业系统,这是全国首个“工作筋络全面打通、数据信息高度融合、指挥调度畅通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平台。

12 月的厦门天气略显冷硬,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小喇叭”义务巡逻队的大妈们依然热情不减。早上8 点,她们到社区打完卡,就开始了长达1 个多小时的巡逻工作。走到书院时,靠近铁路公园的一处围墙的裂缝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走进一看,裂缝足有六七十米长!大妈赶紧拍照,在微信群里将此事上报给社区。社区到实地查勘后发现此事不在其处理范围内,马上上报至已接入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网格化平台。很快,思明区建设局工程队的工作人员便前来施工了。

阳台山社区综治工作人员胡娟娟告诉记者,围墙一边是人行道,一边是公园,若不是巡逻队及时发现,平台第一时间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能实现在第一时间内处理完此事,得益于厦门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的“纵横联动协同治理”机制。6 个行政区,67 家单位的公共安全管理力量统筹整合,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政府与公众内外贯通协作共治,快速高效处置风险隐患和突发事件,综合治理重大安全隐患。

2

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的建立,带来的不仅是一种转变——从政府单一治理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从应对性向预防性根本性转本。它还凝聚起一代又一代“新厦门人”的归属感,体现着城市治理者擅于创新的智慧,足够开放的胸怀,和值得点赞的亲民情怀。

位于厦门岛西北部的高殿社区是岛内最大的社区,也是最大的城中村。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一批批外来人口的涌入改变了社区人口的构成,近17 万人中,外来人口约有15 万人。这是一个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倒挂”的典型社区,却是整个湖里区发案率最低的社区。

12月13日下午,记者在高殿社区采访居委会副主任张俊强时,他手边的对讲机响个不停:“嘟!XX商贸的消防隐患已经消除”“嘟!XX号楼换了租户”……这些不停更新的信息同时也汇入了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成为“采集——录入——使用——周而复始滚动”的信息闭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张俊强看来,这些透明的信息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形成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进来,进来也不敢乱来。

这些信息的采集者和隐患的排查员,大多是外来人员。如何调动这些流动性强、归属感弱的外来人口持续参与社区管理?高殿社区又是怎样完成之前人人说“非常差”,到现在大家都觉得“非常好”的蜕变过程?张俊强讲起了一件往事——

一次社区一出租房内,两个六七岁的孩子独自在家中玩火引发火灾,张俊强带领义务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浓烟滚滚,孩子们下意识地跑到门口,但却发现家中铁门打不开。眼看熊熊烈焰近在咫尺,张俊强和队员们不顾危险,带领队员冲上前去,用斧头将铁门砸开,破门而入,把两个孩子安全地抱了出来,看到这一幕,高度紧张束手无策的孩子父母几乎虚脱倒下。这是张俊强带领社区义务消防队救人的最为平常的一个故事。

2006 年,张俊强刚来到高殿社区工作时,这里的治安和消防安全并不乐观。每当发生火灾时,社区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得知;体型庞大的消防车遇上交通拥堵时,难以通畅到达现场,往往错过了救援的最佳时机。

为了改变当时的局面,2008年,张俊强受社区党委委托,组建了义务消防队和治安巡防中队,截至目前,这两支军事化管理的队伍共有队员80 人。在此基础上,张俊强还牵头培训发展了达9000 余人规模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外来人口是重要的组成力量。

平日里,他们24 小时不间断地在街边小巷巡逻;当火灾发生,他们在专业消防人员赶来之前,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先行救援;当台风等其他灾情出现,他们义不容辞奋战在第一线。

面对一个接一个迎面而来的工作,张俊强如何做到11 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用双脚丈量高殿社区6平方公里的平安?

作为土生土长的高殿人,张俊强目睹着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持续进行着的人口跨地域大规模流动。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贡献和生存的尴尬,都落在他的眼里。

张俊强一直在思考,当生在高殿长在高殿的第二代、第三代外来人口成长起来,他们接触的是厦门习俗,听的是闽南话,但如果发现自己和真正的高殿人的待遇并不一样时,他们会如何看待自身,又如何热爱这片土地?对高殿本地人来说,把外地人口留下来,房租的收入才能保证,蒸蒸日上的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因此,把外来人口服务好,把他们的权益保障好,至关重要。

如何保障?要做到社区群众安居乐业,尽可能地不被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到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何更好地保障?那就是让外来人口以主人翁的身份,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多地参与社区治理。

如今,厦门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载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