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依托“雪亮工程”走出平安创新之路

2017-08-16 08:17:34 来源: 福建法治报

“不眨眼”卫士护航平安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6日讯   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被确定为全国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示范城市……翻开泉州市五年来的成绩单,让人感慨也令人振奋。过去五年,是泉州市阔步前进的五年,亦是群众越来越有安全感的五年。

2012年新年伊始,泉州市在追求跨越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在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精神指引下,泉州市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雪亮工程”的平安创新之路。五年砥砺奋进,小小探头发挥出了大大的效益,平安泉州的道路越走越宽。

前瞻而行

打造开放共享的统一平台

本世纪初,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泉州,为了应对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流动人口众多而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掀起了一股视频监控建设的热潮,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视频监控系统各自为战、标准不一、建而未联等问题,这是早期视频监控系统的困境。如何打破系统壁垒和信息孤岛的瓶颈?

2012年,泉州市委、市政府首次将“雪亮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明确由综治牵头,公安负责组织实施。由此一个全市统一开放、互联共享的视频监控专网平台建设拉开了序幕。

至今,泉州市委、市政府已连续6年将“雪亮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泉州市已建成“智慧天眼”——10万路的视频探头,其中一类高清探头近4万路、整合接入企事业单位、村镇级视频监控6万余路;“传输神经”——覆盖全市可支持百万路高清视频等同时在线传输的智能感知传输专网;“最强大脑”——政府各部门间有机联动、高效共享的视频基础应用平台和“一幅图”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朵云”视频信息警务云、“一张网”前端智能采集网,进行深度应用的智能感知大数据平台。视频专网覆盖全市所有公安指挥中心、派出所、交警大队、刑警大队和各级综治中心,大部分社区警务室,并将向各级政府50多个部门延伸。

如今,在“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下,一个“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智慧天网”已然在泉州形成。

立足实战

构建立体智能的应用体系

去年12月中旬,南安市水头镇发生一起拐卖儿童案。在对有关线索进行分析后,专案组人员通过“雪亮工程”第一时间调取案发现场视频监控,对当事人、犯罪嫌疑人的轨迹进一步延伸,并迅速检索出犯罪嫌疑人跨越2个地市、横穿6个县的作案轨迹,实现了视频不掉链、信息不断层。经过7个多小时的全力追捕,南安警方快速侦破这起拐卖儿童案,被拐男婴被安全解救。

这是泉州市利用监控系统投入实战的典型应用。2012年底,为切实满足公安勤务工作和信息深度应用对视频监控资源的实战需求,泉州市在全国率先建成符合国标28181设计的智能感知传输专网,破解了视频联网建设中的众多难题。

“我们打造了泉州‘空中+路面’‘网上+网下’‘人防+技防’‘物联+视联’的‘智慧天网’防控体系,确保‘车过留牌、人过留像、机过留号’。”泉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仙龙说。同时,遵循“控点”“封线”“成圈”“锁城”的思路布建视频监控点位,科学确定监控密度,织密监控网络,确保各监控点位互为补充、有机衔接、联网联动、有效支撑。

此外,泉州市自主研发智能感知大数据,该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架构,有效整合各类视频资源和公安数据资源,支持海量数据检索,拥有可视化巡防、可视化指挥、可视化研判三大功能,服务于公安实战的事前预警,事中指挥和事后侦察。并将铁路及沿线治安防控网建设,纳入泉州市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整体规划,建成的230个高清智能摄像机,已在高铁沿线构建起立体化智能防控网。

密布的智慧天网下,泉州市“两抢”案件由2012年日平均案发120余起,急降为当前日平均5起以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