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法院多措并举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弘扬苏区魂 化育司法人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9日讯 翻开建宁县法院的荣誉簿,成绩斐然:全省优秀法院、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工人先锋号;连续八届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并获全省首届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近年来,该院获省、市、县级先进集体19个,个人被省、市、县级表彰37人次。一位干警被评为三明市“最美基层法官”,并保持了全院干警队伍25年“零违纪”。
“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的法官到边界村民家中开展法律宣传
文明,不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该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言行已经深入到该院每位干警的心中。
弘扬苏区魂
志愿服务点多面广
建宁是第一批中央苏区县。运用苏区红色文化,开展法制教育,一直是建宁法院的拿手项目。
青年法官志愿服务队,是建宁法院的志愿服务品牌。智华中学是该县的法制教育基地,每学年,建宁法院的法官都要来到智华中学,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
法官表示,“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学习了法律知识,了解了审判程序。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都会争取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的人。
建宁法院的志愿者队伍,如今已经发展到75人。他们利用节假日,深入扶贫挂点村精准扶贫,走访慰问留守儿童、空巢或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户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此外,还与溪口镇、里心镇老幼弱残户5户签订3年帮扶协议。
建宁法院还有5名固定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在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开通博客和微博,共发表、转载、评论9300余条,更好地净化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先进单位。
闽赣服务站
便民举措深入人心
建宁地处闽西北,与江西省广昌、南丰、黎川三县毗邻,是闽赣通道的主要门户之一。由于“一脚踏两省,两步跨三县”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边界地区稳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建宁法院在两地交界的上黎村设立“闽赣边界司法便民服务站”,以建宁法院里心法庭的法官为主,江西南丰法院太和法庭干警及村调解、治保干部参与。
之前,由于缺乏沟通,给两地群众的诉讼活动带来了不便。有些案件涉及管辖权时,如果按正常程序,可能要逐级上报到各自的中级法院、省高院,直至最高人民法院,这样诉讼时间被拉长了。在案件审判中,涉及民事赔偿部分,由于两地群众生活水平有差异,参照的标准不同,赔偿也不同,当事人对此常有意见。
但随着便民服务站的成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如今,两地群众的案件不论是属于哪边管辖,都可以找当地或最近的服务站,再由法官们判定并进行移交。在司法尺度的把握上,两地法官力求达到平衡,保证边界群众的合法利益。此外,法庭还相互进行文书送达、取证协助、庭外调解等业务上的司法协作。闽赣两地法官们建立了长效联调网络,在涉边矛盾纠纷化解上,充分利用边界村民对“血缘、亲缘、地缘”的理解和认同,很多纠纷案件在庭前就调解完了,从未出现一起矛盾激化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