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态牌” 唱响“山水经”

2016-05-11 10:15:22 来源: 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1日讯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日前,看着恢复山水秀美的柘荣县东源乡溪门里水库,柘荣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的干警们笑开颜。

东源乡溪门里水库是柘荣县历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民生水利项目,总库容为503万立方米,年供水量705万立方米,保障着城区6万多名群众的饮水安全及5000亩农田的灌溉。然而,3月27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有人在柘荣县东源乡溪门里水库库区非法占用林地建了一个公墓。从远处望去,建造在碧水蓝天、青山蓊郁的水库库区间的这块墓地,犹如一块难看的“黄褐斑”,颇为显眼。

柘荣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干警现场调查非法占用林地建造墓地情况

得知此线索后,柘荣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干警当天即协调了县林业局执法大队、民政局监察大队、东源乡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实地,对非法占用林地建造墓地的生态整治情况进行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非法占用林地建造的墓地位于该县溪门里水库库区边,占地0.664亩共5排96穴,距离保护区边的垂直高度仅为4米。“这种行为显然已违反了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看着秀美风光中的这一块难看的“黄褐斑”,承办检察官痛心疾首。

4月6日,柘荣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先后向县林业局、民政局、水利局、东源乡人民政府发出了检察建议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非法占用林地建造坟墓,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日常巡查和打击力度,加大森林资源保护法规、殡葬管理条例的法治宣传,要求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还柘荣人民一个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源。经整治,目前,该库区非法占用林地建造的墓地已被挖掘机铲平,种植树木,恢复林地面貌。

“保护生态是每个人的应有之义。随着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检察机关也必须把生态资源检察工作放到更突出的位置来谋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柘荣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谢恩宁告诉记者,下一步,柘荣县检察院将进一步强化与县林业局、水利局等生态资源执法部门的衔接。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案件咨询、实地监督、法制教育等机制的作用,不断延伸生态资源检察法律监督触角,把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据了解,早在2010年,柘荣县检察院生态资源检察科就作为全省首个生态资源检察科率先成立,在现有林业检察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扩大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范围,延伸生态检察职能,强化与生态资源执法部门的衔接,理顺破坏生态资源类案办理机制,建立破坏生态资源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和探索创新生态立县保护法制教育机制,取得良好成效。

自2012年以来,该院共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污染环境类案件20起;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24份,监督立案3件;对12起失火案件被告人的补植林木情况进行监督,补植面积达3500多亩。为该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生态示范县”的青山绿水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龚丽雯 实习生 邱小娇 通讯员 徐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