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法院积极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纵横相交 立体化解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23日讯 “你好,我被包工头欠钱了,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你应该先收集包工头欠你们的工资证据,然后再向法院起诉。”
调解员与法官共同主持调解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
“那具体的起诉,我该怎么办呢?”在郑跃川律师的一一解答下,来访的刘女士放下了心防,与郑律师商谈起了事情的解决方案。很快,刘女士的疑惑就得到了解决。诸如此类的求助案件,自2015年10月,龙海法院在全省率先在诉调对接中心设立律师调解室以来,轮流值班的3名公益律师,已接待当事人咨询达23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5件次,均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律师调解工作室设立后,一开始就有10名律师自愿报名参加,最后,法院选定了3名律师担任调解室的公益律师。”据龙海市法院副院长许文化介绍,引入律师参与调解、涉诉信访的化解,是该院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过程中的一项创新举措。
“今年2月份,我院通过省高院验收,被正式确定为全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之一。”3月22日,龙海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毅挺告诉记者,该院在联片调解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需求,建立起纵横相交的立体化纠纷化解格局。
所谓纵向,即6个派出法庭与乡镇司法所紧密配合,通过法庭定人、定期、定点就地解决民事纠纷,与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建立调解联动机制,形成纵向递进式的纠纷化解体系。而横向则是建立形式多样、运行规范的诉调对接机制。依托诉调对接中心,有效衔接相关行政部门,实现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与诉讼调解相互协作。“除了设立律师调解平台,着手建立涉台特色调解平台、据案件诉求争议焦点分类的类型调解平台也是我院在横向调解体系建立的有力举措。”黄毅挺如是说。
随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推进,大量矛盾纠纷将涌入法院。既要依法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又要缓解案件急剧增加给法院带来的案多人少矛盾,是当前法院面对的突出问题。正因为如此,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势在必行,而龙海法院也将此作为重点工作,打造纵横相交的立体化纠纷化解格局。
(本报记者 洪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