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安英都派出所户籍民警肖小玲
只要群众满意 再奔波也值得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22日讯“我们终于也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日前,南安市英都镇民山村双胞胎兄弟洪某发、洪某进从英都派出所户籍民警肖小玲手中接过身份证时,感激地说。
洪某发、洪某进两兄弟因早产导致双双残疾,不能独立行走,这特殊的情况致使已年满18周岁的兄弟俩,还未办身份证。
“以前也不怎么用到身份证,还听说办身份证必须由本人到派出所办理,我们兄弟俩真犯了愁,不知该怎么办?”洪某发说。
肖小玲(左一)上门为群众采集户籍信息
现在办理身份证的确需要采集指纹信息。不过今年11月初,英都派出所户籍民警肖小玲在走访中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后,本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理念,于11月19日下午,和同事们带着信息采集设备到兄弟俩家中,为他们整理衣冠、照相、采集指纹,为他们办理身份证手续。
“此次的身份证办理作为兄弟俩的一份‘成人礼’,希望能使他们坎坷的人生路能多一些方便、多一些认可。”12月15日上午,肖小玲接受记者采访时微笑着说。
干脆利落的短发、脸上洋溢的笑容、质朴的语言……这是肖小玲给人的第一印象,充满了警花特有的亲和柔情。
南安英都派出所教导员叶文超告诉记者,肖小玲作为户籍民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面对群众咨询、业务办理等工作,她都尽心尽力地帮助解答说明,遇到群众办事材料不全或者无法办理时,能够换位思考,做到耐心解答。
“在办证窗口放置明白纸、老花镜、纸笔等,从群众最关心的窗口接待证件发放等日常工作入手,提供全面温馨服务。”叶文超说。
“针对我所辖区的实际情况,她经常到村户中走访调查,为群众开展上门办证、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特别是针对前来咨询办理户口手续的老年人,她不仅会在一张纸上写上办理户口所需的各项材料,有时候还会主动打电话给当事人的子女,切实做到不让群众多跑一趟。”叶文超介绍到这里时,肖小玲接过话茬说道:“因为我们所辖区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经商或打工,老年人时常会来帮儿孙辈办理户口,但老年人可能记忆力不太好,即使我已经帮他写了一份办理户口手续所需的材料清单,但老年人时常会忘记。所以,有时候我主动向前来咨询的老年人索要其子女的联系方式,直接跟其子女沟通。”
今年上半年,肖小玲在走访调查中得知,该所辖区霞溪村村民洪某因存在精神障碍,如今30多岁了,还没有办理身份证。考虑到洪某的实际情况,肖小玲决定上门为其采集办理身份证所需的信息。然而这次为群众上门办证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顺利。
前面两次约好了时间之后,肖小玲和同事带着电脑和指纹采集器到洪某家里后,洪某却躲了起来,不知所踪,她只能无功而返。第三次,到洪某家的时候,洪某也是突然从家里跑出去,肖小玲立马跟了上去,发现他就躲在不远处的一处茅厕里。
“最后可以说是连哄带骗的,才把洪某说服,让其配合我们进行身份信息采集工作。”肖小玲想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
“如此就为了帮其办理身份证,这样来回奔波值得吗?” “事涉群众利益的事情,在我看来都不是小事,看到群众满意的微笑,无论怎样奔波,都是值得的。”听到记者的疑问,肖小玲腼腆地说。
或许这些事情,早已成为肖小玲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小插曲”。桌角上摆放的群众留言簿上已写满了群众对肖小玲倾情服务、耐心解答工作作风的赞扬与感谢,字里行间流透着每一名办事群众的感激之情。
(本报记者 叶华南)